發現新傳染病!「坦布蘇病毒」人畜共通...蚊子也被驗出 致死率曝光

研究蚊子是坦布蘇病毒的自然宿主。(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許凱彰臺北報導

衛福部疾管署2019年6月進行病媒監測,在北部、中部的蚊子身上發現新興人畜共通傳染病「坦布蘇病毒」,2019年底在中部鴨蛋場也驗出首例的病毒。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24日表示,去年12月在鴨蛋場確診這個病毒,推測蚊子是病毒的自然宿主。此外,還提到病毒的致死率

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邱垂章指出,2019年11月和合作鴨場發現,養的鴨只產蛋率一直下降和死亡情況,後來將鴨只病體送到所內診斷,用很多種方式檢驗都呈現陰性,找不出任何病來,最後是同仁在最新發表期刊看到此病狀,才自己合成監測,後來12月和人醫學者、獸醫專家學者召開專家會議,確診坦布蘇病毒行文防檢局。

家畜衛生試驗所說明傳染途徑,最早期的研究中指出蚊子爲坦布蘇病毒的自然宿主,推測蚊子可能與該病的傳播有關。另外也能從麻雀體內檢測到坦布蘇病毒,顯示也可能介由野生鳥類傳播。在24日,家畜衛生試驗所也直言,該病毒「致死率並不高」,鴨蛋煮熟吃也無虞

▲感染科權威醫師表示,不排除被有病毒的蚊子感染的可能性。(圖/記者季相儒攝)

據瞭解,感染的鴨只可通過排遺排毒,病毒經由排遺污染地面墊料、水、飼料器具車輛等進行水平傳播。在飼養禽羣中,疾病可在易感鴨羣中快速傳播,因此不排除經口眼結膜與排遺或被污染的環境直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

邱垂章強調,雖有報告指出坦布蘇病毒可能會人畜共通,但仍沒很精準的可以確定,且坦布蘇病毒無需通報OIE,日後若有其他類似情形,都會加強檢測,不過,目前是沒任何狀況

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說到,人類鴨肉並不會感染,但若是被有該病毒的蚊子叮咬,就有可能被感染了,這情況跟日本腦炎的情況相當類似。人畜共通的意思是人會被傳染,禽類也會被傳染,但是透過病媒蚊叮咬,而人直接吃鴨子並不會遭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