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機對生態安全?丹麥研究:逾99%鳥類會躲葉片

黃昏時分鳥羣繞開風力電機飛行的剪影。(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風電大國丹麥研究指出,鳥類人類想像中還會躲風力發電機,在一處鄰近野鳥保護區風場研究顯示,超過99%粉腳雁、鶴飛行時會自動避開葉片。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範圍只基於單一風場,而且有其他研究指出,風力發電機組設置動物生態影響主要來自於棲息地破壞、降低大型鳥類繁殖意願,而不是直接來自葉片鳥擊事故

科學家觀察標的是克利姆(Klim)再生能源風場,透過雷達雷射望遠鏡描繪出鳥類飛行路線,發多總數超過3萬隻鳥會閃避風力發電機葉片,多半從上方飛過或不會接近風場。當地設置風電時的環評條件之一是風機撞擊事故在當地鳥類死亡率原因中佔比不能超過75%,因此有了這項研究。

瑞典國營電力公司Vattenfall的環境與永續發展負責人拉森(Jesper Kyed Larsen)表示,實驗指出鳥類會在風機周圍或上方飛行,結果顯示幾乎沒有鳥類會因爲撞擊風機死亡,這代表安裝風機不會影響自然環境。

撇除風電業者立場不說,此一研究是否適用所有環境不無疑問,報告顯示的物種也太集中。葉片導致鳥擊在風電環境風險佔比多少有爭議,不過風場設置是陸域(onshore)、離岸(offshore)差距,與葉片旋轉產生的低頻噪音,在更多研究結果中顯示影響遠較鳥擊大。

美國FWS(魚類野生動物管理局)之前的研究指出,美國每年有1.4萬至5萬隻鳥因風場死亡,繁殖率低而保護狀態處於受威脅瀕臨滅絕的一些大型鳥類、猛禽因風場設置而失去棲地、降低繁殖意願的可能性也不能忽略。此外,葉片產生的風壓會導致蝙蝠內臟受損,有統計指出每年有88.8萬隻蝙蝠因風場死亡。

臺灣近年大推離岸風電,產生高美溼地等保護區受影響爭議,東海、靜宜大學研究也曾指出,風電機座切割、並迫使水鳥放棄棲地,此外鳥類也出現改變遷徙路徑等行爲。

印度也有研究指出,除了發電機組與風場直接影響外,風電還有對生態的間接影響,而且非常重大,由於風電對高生態位的頂級食者、即食物鏈頂端動物殺傷力更大,造成低生態位動物失去天敵大量繁殖,長期下來會徹底改變生態系統,而且影響不具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