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切」是飛機起降殺手! 瞬間陣風好比強臺

▲「風切」飛機殺手!起降最怕遇到它。

東森新聞記者陳柔安黃俊元臺北報導

復興航空發生空難意外,氣象專家研判當時澎湖對流旺盛造成氣流不穩定。「側風」和「風切」一直都被認爲是飛機的隱形殺手,不少意外是因側風過大或是突然其來的風切導致觸地時偏離跑道,這時考驗的是機師掌握經驗以及當下的判斷,不少機師因風險大都會選擇重飛,或是乾脆改變機場降落!

2009年聯邦快遞貨機廣州飛往成田機場發生降落意外,由於當時的強風,造成降落第一個觸地點問題主輪冒出白煙,機師沒重飛,二度降落,結果鼻輪踫地,加上角度不對,貨機因失去平衡而重擊地面,隨即引發濃煙烈焰整架飛機重摔機身整個翻過來,造成正副駕駛罹難,事後研判肇事原因右翼左翼的風切效應

前機師饒自強解釋,風切就是強大對流氣流突然襲向地面,結果二度反彈,造成飛機忽高忽低。另外,除了上下氣流不穩造成的垂直風切,機師最怕的還有突如其來的側風,例如英國碰到暴風雨,瞬間最大風速達到每秒20公尺以上,側風的強度就像強臺颳起的陣風,再加上風是橫着跑道吹,和機身呈現垂直,遇到側風機身就會劇烈搖晃,如果機師掌握不好,飛機就可能被吹離跑道。

根據交通部航空氣象服務網資料指出,風切(Wind Shear)是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低空風切(Low-level wind shear)則指1600呎(500公尺)以下空氣層中風向或風速的突然變化,爲影響航機起飛及降落階段飛行安全之主要天氣現象。饒自強指出,遇到側風這時駕駛需要調整飛機角度,減緩風力機體衝擊,萬一降落不成就必須重飛,或乾脆重飛,如果一再失敗就改降其他機場。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