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高空拋物有治啦

(原標題:釜底抽薪,高空拋物有治啦)

北京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從6月1日起正式施行,高空拋物位居公共場所秩序方面的不文明行爲之首。6月8日,本端根據市民向12345熱線的舉報走訪多個小區調查高拋問題難治的原因。近3個月後,記者展開回訪及新一輪調查,發現是否加裝攝像頭,直接關乎此難題的治理效果

沒裝監控

一聲巨響 老問題再“上榜”

在6月8日的報道中,記者走訪了海淀區甘家口小區,該小區34號樓居民多次向12345反映高空拋物問題,樓前綠地裡四處都是從高空拋下的垃圾、菸頭,除了影響環境,居民們更擔心的是火災隱患。調查過程中,記者從屬地街道瞭解到,工作人員爲解決這一問題做過大量工作,但取證難導致治理效果始終不理想。8月27日,該樓居民再次向12345投訴。

“你們報道以後好了一陣子,但很快問題就死灰復燃了。”8月28日記者再次來到甘家口小區34號樓,對於高空拋物問題的治理情況,一位居民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同時他還提供了一段時長15秒的監控視頻,希望以此佐證高空拋物問題仍然存在。

記者在這段監控視頻中看到,記錄的時間爲8月25日晚9時31分,地點爲34號樓前的綠地,畫面中一道白色的拋物線從上至下劃過,隨後發出了巨大的聲響。

“當時我母親在家,被嚇了一大跳,以爲是窗戶被震碎了。”居民帶着記者還原現場,只見樓前綠地裡躺着兩個花盆,且是帶着整盆土的,居民根據監控視頻畫面推斷,這便是拍攝到的高拋物品

爲什麼畫面中只能看到物品落到地面的景象?原來這段監控視頻是由一層居民家自行安裝的攝像頭拍攝的。“因爲考慮到隱私問題,所以自家安裝的攝像頭並沒有朝上拍攝,僅僅是對着公共綠地,所以仍然無法確定是誰在高空拋物。”居民說。

據反映,34號樓的高空拋物問題目前仍時常發生。在一層居民家的防盜窗上,還粘着很多奇怪的紙片,把紙片取下來,背面是已經幹了的痰液。居民說,經常看到有包着痰液的紙從樓上飄下來,因爲比較輕,所以飄到哪兒就粘到哪兒,“疫情期間,碰見這樣的高空拋物更覺得噁心。”

記者聯繫到屬地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僅根據記者及居民描述,尚無法證實監控視頻所拍攝的高拋物體爲花盆,將聯繫職能科室社區,對居民反映的問題繼續展開調查取證工作。

新裝監控

“六眼”朝天看 老問題沒了

在一些小區的老問題仍卡在調查取證環節的同時,另一些小區的問題已經妥善解決。在6月8日的報道中,記者調查了豐臺區右安門街道翠林一里1號樓的高空拋物問題,此次回訪記者看到,屬地街道通過加裝6個攝像頭的新措施,用6只朝天看的“眼睛”解決了這一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

回訪翠林一里1號樓,只見樓前安裝了4個向上看的攝像頭,覆蓋了該樓曾經高空拋物較爲嚴重的範圍,此外,在附近一排商戶的樓頂上還加裝了2個攝像頭,以防止居民將垃圾拋投到商戶用房的房頂上。總共6個攝像頭,對這棟居民樓進行了無盲區的覆蓋。

翠林一里1號樓目前正在粉刷外立面,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啓用攝像頭後,高空拋物問題大有改善。以前他們施工的時候,樓前的地面都是黏的,一大早上工就能看到很多垃圾雜物,現在這種現象已經消失了。

記者從屬地右安門街道辦事處瞭解到,這些攝像頭是7月20日安裝完畢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此次在翠林一里1號樓加裝攝像頭作爲“試水”,會持續觀察加裝後的效果,並借鑑改進,舉一反三,解決轄區內更多居民樓的高空拋物問題。

右安門街道二級調研員王景建告訴記者,屬地街道對於高空拋物問題非常重視,尤其是從《北京市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實施以來,一直在研究解決辦法。居民的訴求和媒體的關注更是大大推進了工作進程。同時在街道改革工作機制後,加裝攝像頭的流程也變得更爲順暢,“以前的報批手續很繁瑣,現在由平安建設辦牽頭進行跨科室的橫向聯動,以社區爲落腳點,問題解決更迅速。”

右安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趙長河介紹說,右安門街道轄區地處東城、西城、豐臺三區交界,流動人口較多,在住房構成方面,老舊小區多,以回遷房爲主,要解決諸如高空拋物等問題,僅靠一個部門是不夠的。因此從街道到社區到物業,從樓房產權單位到企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纔是解決之道。在這一過程中,黨建引領則是最行之有效的工作辦法。

威懾力

攝像頭未“上馬”先“立功”

在新一輪調查走訪中記者發現,有些小區目前正在加裝攝像頭,甚至設備還沒到位,消息剛一出來,高空拋物問題便已經得到極大改善。

8月27日,西城區白紙坊街道建功北里社區南運巷3號樓居民曾反映高空拋物問題,9月2日記者聯繫居民得知,短短几日,問題竟然已經妥善解決。這是近兩年來記者接觸的所有相關案例中,解決速度最快的一個!究竟如何做到的,記者赴實地走訪。

南運巷3號樓臨街,進入小區大院,3號樓的東側和西側都是居民出行的道路。小區里老人多,行動較慢,如出現高空拋物,傷人的概率不言自明。居民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大家發現3號樓內有人頻繁高空拋物,包括潑水、扔雜物,甚至把花盆之類的重物從窗戶裡扔下來,危險性極大。大家向12345熱線反映,同時還報了警。民警調查發現,高空拋物者是樓裡的一個孩子,於是對孩子及家長進行了批評教育,居民們瞭解到這個孩子有一些特殊情況,也表示了諒解。

隨後的調查中記者發現,居民提及的這一案例僅僅是特殊情況,其實高空拋物遠不止這一起,已經困擾這個小區多年了。3號樓西側的地面上,至今仍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路面上一些污漬呈現“炸裂”狀;院東側有不少高大的樹木,樹冠上高高掛塑料布塑料袋等垃圾。

“你看看我這傘就知道有沒有高空拋物了。”小區門崗支着一把大遮陽傘,一位志願者指着傘面上一個個圓洞告訴記者,這些都是被樓上扔下來的菸頭燙的。一位居民還提到,有一次,裝着糞便的塑料袋從天而降,砸中了一個小夥子,“這個小夥子噁心得半個月吃不下飯,每天只能喝一瓶奶。”

“不過現在這一招,把幾十年的老問題都解決了!”提到這幾天的變化,居民們都高興不已。南運巷3號樓周邊正在加裝攝像頭,雖然設備還沒到位,可自從消息傳開,高空拋物問題便沒再發生了。

小區物業負責人張馳告訴記者,高空拋物問題一直是物業管理的“老大難”,南運巷3號樓有16層高,任何物體從高層扔下來都頗具威力,小區物業配合屬地街道一直在探尋解決辦法,最終選擇了加裝攝像頭這一辦法,“現在已經在佈線階段了,很快就能裝好。”

白紙坊街道市民服務中心主任葛立告訴記者,街道將在南運巷3號樓周邊加裝12個高清攝像頭,儘可能達到視角全覆蓋,其中4個攝像頭爲可移動攝像頭,當發現某些點位高空拋物現象嚴重或仍存在盲區時,攝像頭的位置可以隨時調整。

“多數居民都很支持加裝攝像頭。”葛立說,此次加裝攝像頭,他們還進行了民意調查。“大家之所以同意,一方面是因爲確實感受到了高空拋物帶來的威脅,另一方面也和做羣衆工作的方式方法有關,‘換站位’是重要的思路,真正站在居民的角度來考量問題,才能把問題解決好。”

記者手記

“釜底抽薪”之計

近兩年通過對多個社區的走訪調查,記者發現,加裝攝像頭目前是根治高空拋物問題的最佳方式。比如朝陽區望京西園小區、豐臺區翠林一里1號樓自從有了攝像頭,高空拋物問題再未出現過。西城區南運巷3號樓甚至設備還沒到位,高空拋物問題就有了明顯改善……不僅能夠事後取證,攝像頭的事前威懾作用也非常顯著。

以往提起加裝攝像頭,難處不少:誰來裝?錢從哪出?居民隱私誰來保護障?如今,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加裝攝像頭的流程也變得越來越順暢。政府先行進行一次性投資安裝設備,由小區物業進行後期維護;攝像頭使用過程中,只有在公安機關陪同的情況下,纔可以調取監控,這是攝像頭加裝和使用過程中,各街道不謀而合採取的辦法。爲了更精準貼合百姓需求,在前期報道中,記者曾提議加裝攝像頭可借鑑老樓加裝電梯“一門一策”的方式,出現高空拋物問題的樓門,經居民同意,可以單獨加裝攝像頭,而不必全小區統一加裝。目前這一建議已在越來越多的小區成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