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高燒竟是「闌尾癌」 醫:腫瘤破裂致死率高達50%

腹痛高燒竟是「闌尾癌」,醫:腫瘤破裂致死率高達50%。(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闌尾俗稱「盲腸」最常見的疾病闌尾炎,但這看似沒用處的部位,卻可能引發癌症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幾個月前收治一名百歲于姓伯伯,確診爲少見的闌尾癌,一般外科主任樞鴻醫師表示,闌尾癌是因腫瘤較大而阻塞闌尾腔,造成闌尾缺缺血並續發感染,一旦破裂易造成腹膜炎引發敗血症癌細胞瀰漫腹腔,致死率高達50%。100歲的於老伯伯,過去曾有高血壓心臟病攝護腺肥大的病史。今年7月岀現腹痛、高燒及畏寒不適,一度以爲只是胃痛,自行吃了數天胃藥後,未見改善,由家屬陪同到汐止國泰急診就醫。經急診診視發現按壓上腹右腹皆有疼痛感,經檢查後初步評估急性闌尾炎,並收治住院安排闌尾切除手術。術後11天出院返家休養,但切片病理檢驗發現於老伯伯罹患少見的闌尾癌,所幸早期發現,並無轉移至其他部位,僅需持續門診追蹤治療。

▲百歲人瑞罹闌尾癌經手術治癒,汐止國泰準備蛋糕慶祝他重獲新生。(圖/汐止國泰提供)

陳樞鴻表示,闌尾癌爲少見的結腸癌特殊類型,僅佔大腸癌的1-5%,整體發生率小於1%。有時可能因阻塞闌尾腔引起感染,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闌尾腫瘤體積小時多無特殊症狀體症,疼痛特點與急性或慢性闌尾炎很相似,早期常被診斷爲闌尾炎。通常手術前不易確診,多數病例是在闌尾切除手術中或術後病理檢查時才發現。 闌尾癌可能因腫瘤較大而阻塞闌尾腔,造成腔內壓力增高或壓迫闌尾系膜引起闌尾缺血、充血並續發感染;若腫塊壓迫膀胱可能出現頻尿尿急等症狀,若壓迫輸尿管可能導致腰部脹痛、腎盂積水等。手術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一般預後較好,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陳樞鴻說,隨着年齡增長,常見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合併症,手術風險也比一般病人高很多,呼籲民衆,若有體重突然減輕、不明原因貧血、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腹部有腫塊、大便帶血或出現黑便、糞便內有膿血粘液血絲、大便頻繁或腹瀉便秘交替、肛門潰瘍持續性的肛門疼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服藥,透過一定的醫療處置,均能獲得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