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引進最新電腦刀 號稱「放療的達文西」

高雄長庚引進最新電腦刀,療效傳統放療更佳。(林宏聰攝)

高雄長庚醫院斥資1.8億引進最新第6代電腦刀,以機械手臂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甚至可追蹤患者呼吸起伏,將放射線更準確集中於病竈,傳統放射療程持續1、2個月,電腦刀可縮短至1周左右,療效也比以往更好,不過健保僅給付幾項適應症自費患者治療費用至少15萬元起跳。

「這就像放射治療的達文西手術!」高雄長庚放射腫瘤科主任黃英彥指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將多束放射線集中於病竈,最早用於腦部腫瘤,後來醫界透過固定或追蹤呼吸,讓這項技術用於身體部位,而電腦刀則是以機械手臂執行,精準度更高。

國內目前只有高雄長庚和臺北耕莘醫院引進這部第6代電腦刀,比起歷代機種,新機型有光圈設計,能夠隨腫瘤大小調整,讓照射範圍更準確,而且放射線劑量也比以往增加,舊型電腦刀治療要花1、2個小時,最新電腦刀只需要半小時。

黃英彥說,文獻顯示電腦刀治療對於聽神經腫瘤2年控制率可達94%,對非小細胞肺癌2年控制率達90.4%,對肝癌病患1年存活率可達78.5%,對攝護腺癌腫瘤指數5年控制率可達80.8%,均優於非電腦刀放射線治療。

他表示,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和傳統1、2個月放射療程不同,依病情僅需1至6次,約1周內即可完成,一般來說腫瘤越小越適合使用電腦刀,例如腦部腫瘤、肺癌、乳癌術後輔助治療、肝癌、攝護腺癌、脊椎骨轉移、腹腔盆腔淋巴轉移、放射治療部位再復發等。

另外,一些不適合動手術的非腫瘤功能性病變也可利用電腦刀治療,如顱內動靜脈畸形或廔管,三叉神經痛等。

不過,目前健保僅給付腦部病竈、肝癌及肺癌,且腦部病竈要在4公分以下,身體腫瘤5公分以下或患者不適合動手術才能專案申請,其他符合使用電腦刀的自費患者,腦部療程費用約15萬元,身體則需20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