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論五月失業情勢的五大紀錄

工商社論

主計總處日前發佈5月失業調查,由於數據驚人,各報皆以顯著版面加以報導,這份遲來的統計充份反映了疫情三級警戒之下,我國勞動市場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爲什麼說是遲來的統計,因爲歷來失業率皆於次月公佈,而這次5月的資料遲至7月初才公佈,因此算是遲來的數字

不過,也正因爲是遲來,才能充份呈現當前勞動市場的情況,倘依原資料標準周(5月9~15),我們將無法看出疫情升溫後的變化,由於調查延後兩週,讓資料標準周落在5月23~29日,剛好可以反映這一波疫情升溫對勞動市場的衝擊,對於政府也算是即時的示警,甚好。

仔細觀察這份調查資料,5月勞動市場至少創了五項紀錄就業人數一個月之內驟減12.6萬,創歷年同期最大減幅失業人數月增5.4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失業率升至4.11%,創七年半最高;非勞動力月增6.2萬,創歷年同期最大增幅;周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人數單月劇增60萬,前所未見。

綜合這些現象可知,這一波疫情對臺灣社會的衝擊不僅巨大,而且迅猛,其迅猛甚至已超過2001年網路泡沫時期、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年代。我們分析如下:

第一、就業人數月減12.6萬人,歷年同期最大減幅:過去四十年臺灣歷經了二次石油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及全球金融海嘯這四大危機,排除春節因素,在這四大危機當中只有1980年的二次石油危機曾出現就業人數月減10萬,再來就是這一次,即使風聲鶴唳的全球金融海嘯,一個月失去的就業機會也沒超過9萬,由此可知當前勞動市場的惡化,極爲迅猛。

第二、失業人數月增5.4萬,歷年同期最大增幅:長期以來,我國失業人數於一個月內的增減幅總在2萬以內,遇有風暴會到4萬,例如網路泡沫年代、金融海嘯年代都曾經到這個水準,然而今年5月失業人數月增5.4萬,非僅是歷年同期最大增幅,排除春節因素及畢業季因素,這也是歷來單月失業人數增加最多、最快的一個月。

第三、非勞動力驟增6.2萬,歷年同期最大增幅:去年4月美國疫情嚴重,企業解僱人數單月增加2647萬,不少專家以此推計美國失業率將升至20%,結果失業人數沒有外界估計的這麼多,只有1594萬,何以會有這個落差?這是因爲失業與否,是以資料標準周是否找工作來認定,若被解僱了,不想找工作,想休息一下,這就不能算失業者,而算非勞動力。同樣的,今年5月我國就業人數大減12.6萬,其中部分成爲失業者,但是有更大一部分變成非勞動力,例如回家料理家務、放棄工讀回到學生身份、或成爲想工作而不找工作的「隱藏性失業者」,合計非勞動力人數月增6.2萬,同樣創下歷年同期最大增幅,受此影響勞參率也跌破59%,此爲近三年首見。

第四、周工時未達35小時人數月增60萬,有統計以來最高:5月除了失業、非勞動力大幅升高,有工作的人也同樣處於動盪狀態,這份統計顯示,短短一個月內,周工時未達35小時的就業者便由18.9萬人升至79.2萬人,升幅之大,前所未見,我們總以爲就業者比失業者幸福,事實上如今有極大比例的就業者處於低工時狀態,而工時減少必然使得收入降低,其生計困難,壓力倍增,可想而知,這類就業者與失業者,大約只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第五、失業率創七年半新高,只是危機的起點:由於失業人數升高,5月失業率也升至近七年半最高,隨着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加以隱藏在非勞動力裡的廣義失業人口隨時可能浮現,依臺灣勞動力規模估計,只要增加12萬人失業,失業率便會上升1個百分點,在疫情影響商業活動下,未來失業率升破5%,甚至如同金融海嘯期間飆至6%,都是極有可能的。

我們認爲,儘管臺灣近期海關出口工業生產外銷訂單表現不錯,然而勞動市場疲態已現,勞動市場的走疲必然會反饋到總體經濟歐肯法則(Okun's law)告訴我們失業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經濟成長率便會降低2個百分點,此一影響程度也許各國不盡相同,然其法則是不變的,這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無法改善勞動市場,最後經濟成長也將黯然失色。不用懷疑,這個法則1930年適用,1980年適用,於今日亦然

這段期間政府紓困工作做得不少,也深獲肯定,然而紓困畢竟是過渡性措施,雖可安定民心,並不能改善失業,5月這份資料創了這麼多的紀錄,雖令人震驚,但這可能只是這一波勞動市場危機的起頭而已,後續會有多大變化,殊難逆料,若不速謀善策,下半年諸多危機勢將紛至沓來,迨民怨沸騰,百業蕭條,社會動盪再想回應,恐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