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迷局系列報道(3):企業不斷倒閉 超百億押金該咋保障?

文/科科 本站科技

滴滴“救活了”小藍單車,卻沒有解決小藍用戶押金退還問題

共享單車的押金問題終於被拖到了2018年。而單車企業的接連倒閉,讓這一態勢更加嚴峻。

此前,《財新週刊》曾報道稱,ofo用超過30億元的用戶押金支付了供應商貨款,而摩拜亦使用押金超過40億元。此外,已經“出事”的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等公司倒閉後依舊無法歸還用戶押金的行爲表明:挪用押金問題,是共享單車行業的潛規則。

雖然交通部中消協多次約談共享單車企業,單車企業也多次聲明,“我們已與XX銀行簽訂第三方託管、轉款專用。”但多位業內及銀行人士對本站科技表示,銀行對共享單車企業的押金並沒有監管權利。此外,大多數共享單車企業開設的僅爲一般存款賬戶,並沒有採用所謂的第三方託管的轉款專用存管方式。

政府現有的政策對共享企業是否有強制約束作用?共享單車企業與銀行簽訂的第三方託管的存管方式是否真的有效?押金對單車企業到底意味着什麼?

“挪用押金在行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共享單車現階段的押金規模有多大?目前並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但從以往公開的數據中可以大概推測。

目前,摩拜的押金爲299元/人,ofo爲199元/人(前期爲99元/人)。按此前雙方披露的數據,這兩家的用戶量均已超過1億,佔據95%的市場份額。在扣除免押金騎行這一部分數字後,粗略估算,如果以200元/人的折中價格來和5000萬的繳納押金人數來計算,兩家共享單車平臺的押金池也有100億元之巨。

此外,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了一份《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保守估計,到目前爲止,共享單車行業的存量押金規模近100億元。

在這百億級別的押金中,有多少被挪用,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但中消協在12月20日發佈的建議中指出,悟空單車、町町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共享單車企業因資金鍊斷裂等原因相繼停止經營,未退還所收押金、預付費逾10億元,涉及消費者數百萬人。

此前,《財新週刊》曾報道稱,ofo用超過30億元的用戶押金支付了供應商貨款,而摩拜方面亦使用押金超過40億元。

雖然,ofo和摩拜方面均否認這一說法,但均未正面迴應,是否存在“挪用”用戶押金的行爲。

而多位業內和銀行人士均對本站科技表示,“挪用押金在行業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早在今年2月,小藍單車副總裁胡宇沸在接受採訪時也承認,小藍單車的押金一大部分是留存用於客戶的退款需求,而其他一部分則用於生產車輛

酷騎單車前CEO高唯偉也曾表示,“我們當時和民生銀行簽署押金存管的協議,但是並沒有實際的對接。現在的押金由公司保管,只是有一部分用於了公司運營,購買車輛了。”

押金被銀行第三方託管真的有用嗎

今年8月,交通部、央行等十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管。

《指導意見》稱,企業對用戶收取的押金、預付資金,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門監管,加快實現“即租即押、即還即退”。

但,小鳴、酷騎、小藍等公司先後被曝出押金難退的情況表明,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會遵守這一規則。

某共享單車企業創始人對本站科技表示,該《意見》的也只是指導意見,並不具備強制力法律拘束力。此外,多位法律專家也曾對外表達了此類看法。

小鳴單車前CEO陳宇瑩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共享單車的押金主要是企業自己在監管,“我們和各地的行業協會都有簽訂管理辦法,之前有提過分城市(監管)等各種意見,但都沒有落地的文件,目前的指導意見並沒有明確具體應該如何監管,所以我們也在等,每家(共享單車企業)應該都是一樣的。

據悉,去年9月,小鳴單車曾堅稱其押金賬戶開設在華夏銀行,賬戶的性質爲銀行託管的資金賬戶。但經廣東省消委會向銀行方發函瞭解,其開設的資金賬戶爲一般賬戶,並非第三方監管的銀行專用賬戶,其收取的消費者押金沒有實施銀行託管。

酷騎單車曾稱在民生銀行設置了“專門賬戶”。但據民生銀行北京分行透露,酷騎單車在民生銀行開立的只是一般存款賬戶,銀行“並未與該公司開展任何實質業務合作”。

小藍單車在迴應交通部的《指導意見》時,曾宣稱已與招商銀行簽署資金託管協議,嚴格區分用戶押金與運營資金。但小藍單車雖然被滴滴收購資產,但依舊沒有解決拖欠用戶押金問題。

共享單車的押金該如何處置,一直處於“灰色地帶”。但政府部門一直在行動。

12月18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就小鳴單車提起公益訴訟,2月21日,中消協向公安機關提交了刑事舉報書,舉報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主要負責人涉嫌刑事犯罪,申請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此外,去年底,中消協表態稱,建議對共享單車等電子商務經營者收取押金、預付費的立法規制。

押金能緩解單車企業的現金流壓力

“ofo和摩拜仍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運營,不盈利,前兩家合併才能盈利。”朱嘯虎的這句話可以解釋,爲什麼大量的共享單車企業會挪用押金。

衆所周知,作爲重資產運營模式的共享單車行業,造車成本巨大,再加上作爲密集型產品,需要靠大量的鋪量來吸引用戶。尤其在擴張階段,企業除了承擔更大的造車資金壓力,還要燒錢補貼。

以小藍單車爲例,據公開資料,已發行的小藍單車每輛造價爲2000元以上,投放量約爲60萬輛,以上僅爲硬件成本的粗略估算,尚未計入運維成本和折損,因此僅造車一項支出就達到12億。但小藍單車僅在成立2月後,獲得黑洞資本領投的4億元A輪融資

在押金方面,小藍單車押金最早爲99元/人,此後於2017年7月上漲至199元/人。根據原小藍單車CEO李剛披露的數據,其在鼎盛時期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累計註冊用戶數量超過1500萬,日定單量500萬。

如果按最早每輛車押金99元、實際繳納押金1000萬人計算,其收到的用戶押金數額約十億元。而前小鳴單車CEO陳宇瑩曾向AI財經社透露, “共享單車的註冊用戶中,有超過80%的用戶都是交了押金的。“

那麼,多出來的一部分造車錢來自於哪裡,已經不言而喻。

押金能緩解共享單車企業的現金流壓力,關鍵時刻能起到續命的作用。“在擴張階段,多出來的缺口先用押金墊上,等新一輪融資資金到賬後再補上,但前提是能一直融到錢,資金鍊不會斷裂。”某不願具名的單車行業人士對本站科技透露,單車企業或爲維持賬面上的現金流,不得已挪用了用戶的押金。

政策鼓勵的免押金政策,是否可行?

交通運輸部在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共享單車企業提供免押金服務。此前,已有不少單車企業和具有信用評價體系的平臺合作,根據用戶在該平臺的信用評分提供免押金服務。

目前芝麻信用已支持多家共享單車用戶在達到一定的信用分後免押金。騰訊也於近期上線了騰訊信用積分,超過630分的廣州用戶可申請免押金騎摩拜單車。

據公開資料ofo已爲全國25個城市1500萬人信用免押金,而摩拜廣州的用戶也可以免押金騎行。此外,滴滴也將陸續推出免押金騎行服務。

但也有不願具名的共享單車企業表達了擔憂。“企業收押金的主要目的是對用戶提供一種約束力,如果沒有了這種約束力,可能會出現隨意註冊或惡意破壞單車的情況,擾亂了企業的正常運營。”

那共享單車騎行能否實現完全免押金?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朱巍接受中新網的採訪時曾稱,共享單車免押金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現在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但是目前全部實現免押金是不現實的,因爲目前還沒有完全進入徵信社會,相關牌照都沒下發,所以共享單車很長一段時間一定是押金和信用免押金共存。”

據悉,免押金騎行一般需要考察消費者的第三方信用評分,需要採用徵信體系解決信用維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