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決定運價!中國都干預不了 拜登如何幹預

全球主要港口壅塞是形成天價運費主要原因之一。(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大張旗鼓傳達他將透過行政命令,要求海運鐵路主管機關調查海運天價運費與鐵路雙頭壟斷(寡佔)問題海運界高階指出,船公司現在是拚命在想擴充運力,沒有把船藏起來,高運價完全是供需所造成,去年9月北京大陣仗出面抑制運價,結果牌價凍漲了,實收運價持續高漲,拜登管不了運價的。

中菲行前執行長林天送指出,拜登身爲美國總統,在業界與相關公會一再反映下,對天價海運運費出來講講話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也僅說是要調查,美國是民主法治國家,調查程序還長的呢,實際上FMC很難查到船公司有壟斷行爲的證據,畢竟聯盟是經過允許的。

林天送認爲,運價高低是市場自由機制,美國出口商因爲缺櫃,或因爲船公司急着把空貨櫃運回亞洲,減收美國出口貨,實際上只要出口商願意出高價(目前的市場價)還是有艙位的,但是出口商不能指望已經漲到近萬美元的運費,還要船公司用疫情爆發前的近千美元計收。

運價高低是市場行爲,不可能用行政命令來阻擋,如果這次真要阻擋,日後運價跌落到成本價之下時,美國政府能出面制止低運價嗎?過去海運市場長期處於低運價,官方都沒有出聲過。

至於拜登出面干預是否會讓船公司將原安排在美國線的艙位挪往歐洲或其他國家,林天送認爲可能性很低,美國線貨量那麼大,船公司在美國線近半貨載託運人簽有長約,加上歐洲線都是用最大型貨櫃船在跑,艙位調動的可能性很低。倒是歐盟在白宮記者會前不久,已公開表明不會干涉運價。

在船公司工作超過40年的業界高階指出,去年9月11日大陸交通部水運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場監督總局反壟斷局、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航運交易所等,召集所有美國線船公司,指出運價已經漲得過高,影響到中美貿易,並接到大量實名檢舉,質疑船公司有壟斷行爲,希望大家能平抑運價,勿使事態惡化。

在那之後,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美西線運價直到12月初都壓在水運局開出的天花板價,每大箱(40呎櫃)4千美元以下,但是市場艙位確實不足,託運人主動出買艙費換取保證有櫃有艙,買艙費最初初行情價在每大箱950-1,250美元間,目前已經高漲至1,500-3,000美元。

另一方面大陸官方也觀察到出面抑制運價後,外籍船公司把部分艙位挪到東南亞,尤其是像越南那樣的嚴重缺艙地區,之後大陸官方就沒有再公開出面打擊過運價。

國內三家上市櫃攬貨公司高階均指出,美國白宮宣佈拜登將要求聯邦海事委員會(FMC)與地上交通運輸委員會(STB)調查海運與鐵路問題,船公司高階指出,美國是法治國家,只能調查業者有沒有反托拉斯,有沒有聯合壟斷行爲,干預不了運價的。

陽明海運前任董事長謝志堅曾指出,目前的天價運費是疫情讓貨量變化太大所造成,去年4月船公司還因爲疫情貨量大幅萎縮,閒置了440艘船,而去年下半年因爲居家辦公遠距教學,讓市場產生新的需求,6月開始部分城市解封出現報復性消費,美國上半年貨量原是衰退6%,全年卻是成長6%,歐洲則是上半年衰退12%,全年衰退4%,顯示下半年貨量都有大幅增長。

驟增的貨量、工人染疫造成的缺工問題,進而造成全球主要港口壅塞問題,加上「長賜輪」在蘇彝士運河擱淺事件,以及上個月的深圳鹽田港疫情帶來的嚴重塞港,纔是形成目前天價運費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