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企業 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再獲生力軍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左)和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右),簽署「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策略夥伴合作協議書,協助生醫新創穩健發展,立足臺灣市場、佈局全球商機。(工研院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工研院積極推動「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正式宣佈與寬量國際簽署「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策略夥伴合作協議書,將共同匯聚優秀生醫新創團隊,進行系列的平臺鏈結和合作,期透過寬量國際經驗輔導,對接國內外資金,助生醫新創穩健發展,立足臺灣市場,佈局全球商機。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表示,工研院長期深耕生醫產業,持續看好臺灣生醫產業的發展潛力與契機,寬量國際的加入,顯示外資或是資本市場都已逐漸重視臺灣的生技產業潛力。

此外,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也持續透過成功創業家及國際大廠,打造技術合作和經驗交流平臺,加速生醫新創的產品開發和應用腳步,進而逐步鞏固和擴展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站穩臺灣市場、佈局全球商機。

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表示,寬量國際希冀透過「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與工研院強強聯手,將扶植協助此波生技浪潮中乘風破浪的企業家及新創家,以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將浪頭上的企業家與新創家推向國際市場並跟上國際浪潮。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亦指出,2021年起,臺灣生物科技指數大幅超越香港和美國,也表示臺灣生技產業已是下一波國內外投資人的潛力聚焦主軸,所以鼓勵生醫新創積極開發產品核心優勢,隨着開發項目進程推進至後期、進入授權或上市將會加速增加市場價值。

工研院2023年起致力推動建構「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攜手國內資本市場在生醫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從「人流、金流、資訊流、經驗流」四大面向切入,中華開發資本率先加入後,「寬量國際」也正式加入,預計在這兩大重要生醫資本基金的支持下,「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臺」將成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的重要推手。

新竹縣,工研院,生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