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秀30項技術 助南部傳產升級

臺灣產業大進擊創新論壇14日登場,300多名產官學界人士與會。(劉秀芬攝)

爲了協助南臺灣傳統產業創新升級,工研院與在地產業合作,14日在臺南六甲院區舉辦「南臺灣產業大進擊創新論壇」,展示近30項亮點技術成果,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親自爲臺南市黃偉哲解說廢棄檸檬皮如何透過工研院協助,變成乳牛愛吃的飼料

劉文雄表示,工研院呼應政府區域經濟平衡發展政策,積極推動南臺灣產業全面升級,發揮在地優勢,針對南部紡織、新農業綠能等,引進新科技技術,成立南臺灣產業跨領域創新中心創莘園贏地及KO-IN智高點等育成基地,招募年輕人返鄉創業,注入創新活水

在推動產業升級上,工研院整合全院力量協助南部產業走向智慧化,協助螺絲大廠世豐導入生產管理系統,提升產品交率至9成以上。針對南部現有具優勢產業,工研院也協助永大將檸檬果皮開發成牛隻飼料;協助種植蘭花青山蘭花開發保養品

在引進創新科技方面,工研院針對循環經濟、3D列印、智慧工廠及AIoT智慧物聯網等領域提供最新產業趨勢,例如與臺塑合作,開發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染敏電池,已在臺南沙崙建置試量產線。

代表經濟部出席的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表示,經濟部不斷爲南臺灣投入創新研發的資源設施,在臺南綠能科學城的「綠能科技示範場域」,已進駐超過200位研究人員,期望工研院持續扮演南部數位轉型推手,將在地產業化成果,在南部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