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最新畫像出爐:戶均資產達59.7萬創歷年最高

這屆投資者更年輕了,投資理財需求上升。

5月17日深交所發佈《2020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此前深交所已進行抽樣調查,2.77萬份有效答卷顯示,新入市投資者呈現年輕化趨勢平均年齡爲30.4歲;受訪投資者證券賬戶平均資產量59.7萬元,比上一年度增加5萬元,達到歷年調查最高水平

市場在公募基金上投資比以往更爲踊躍。樣本中投資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佔比67.1%,爲近五年來最高水平,同比大幅增長21.3%。

根據報告,資產量大的投資者以及盈利投資者更注重“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此外,不少投資者支持修訂後的退市制度改革,期待未來監管層能繼續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

看點一:新入市者年輕化且知識水平有待提高

爲跟蹤瞭解個人投資者情況,進一步提升投資者教育和保護工作針對性有效性,日前深交所完成2020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這是深交所自2010年以來連續第十二年開展此項調查。

根據深交所介紹,本次調查按照證券賬戶地理分佈情況分層抽樣,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不含港澳臺)342個大中小城市,調查對象爲年齡在18~60歲之間且過去12個月交易過深滬兩市股票的投資者,共收到27,667份有效答卷。

新入市投資者年齡來看,投資者呈現年輕化趨勢。2020年新入市投資者平均年齡爲30.4歲,相比三年前減少0.8歲,數據顯示2017年新入市投資者平均年齡爲31.2歲。

樣本中,“股市新手”在投資知識水平上有明顯不足。深交所報告指出,2020年入市5~10年的投資者平均得分73.9分,高出新入市投資者4.7分。從測試內容看,得分較低的投資者對股東權利交易規則金融專業術語等相關知識掌握相對不足,有必要針對性地引導投資者加強學習。

看點二:賬戶樣本平均資產量59.7萬創新高

根據深交所報告,投資者通過股票、公募基金等進行財富管理的需求顯著增加。

數據顯示,2020年受訪投資者證券賬戶平均資產量59.7萬元,較2019年增加5萬元,達到歷年調查最高水平!

回顧十年前,根據深交所《2010年個人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2010年受訪者的平均賬戶資產量爲42.2萬元。

近年來,公募基金愈來愈受到投資者的青睞。2020年更是出現“基金熱”的現象。根據深交所報告,2020年投資公募基金的投資者佔比67.1%,較2019年大增21.3個百分點。

從過往調查報告可看出,2019年參與公募基金積極性已顯著提高,彼時參與過公募基金交易的受訪者較上年大幅增加17.2個百分點,佔比達到45.8%。如今增速進一步上升,投資公募的投資者創近五年來新高!

看點三:高淨值人羣更注重價值投資

深交所在報告中還指出,投資者長期價值投資理念增強,證券賬戶資產量較高的投資者對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接受度更高。數據顯示,持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的投資者佔比逐年上升,由2015年的20.4%提升至2020年的31.1%。

存在過度恐懼(17.5%)、過度自信(25.6%)等非理性投資行爲的投資者佔比相較2019年分別減少11.2和7.6個百分點。

深交所表示,2020年樣本中證券賬戶資產量5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中,32.8%接受長期價值投資理念,相較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高2.4個百分點。

此外,盈利投資者投資理念更成熟,投資行爲更理性,更注重研究學習。盈利投資者更認同長期價值投資理念,35.7%的盈利投資者認爲自己屬於長期價值投資風格,較虧損投資者高7.5個百分點。

盈利投資者在短線交易、處置效應、輕信傳言、不使用止損策略等非理性投資行爲方面的佔比相較虧損投資者分別低12.4、6.9、6.8和6.0個百分點。

盈利投資者更注重“閱讀金融機構的研究報告”“閱讀上市公司招股書定期報告、臨時公告等披露信息”,佔比分別高出虧損投資者11.3和7.4個百分點。

看點四:支持與關注退市改革

去年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落地,面對新修訂的退市制度,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投資者總體認爲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引導上市公司專注主業規範經營

從退市制度修訂內容看,投資者更關注退市指標,依次爲交易類指標,佔比58.1%;財務類指標(54.9%)、規範運作類指標(52.5%)和重大違法類指標(45.9%)。有39.0%的受訪投資者明確表示不願意交易風險警示股票(ST、*ST股票),認爲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

2021年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會穩步推進,深交所調查發現受訪投資者最期待的改革爲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佔比58.8%。

緊跟其後的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佔比57.8%;從嚴打擊證券期貨犯罪,佔比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