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臼儘快復位 有效降低併發症

骨科診所醫師陳建宏表示,關節脫臼需即時處理,有效降低併發症,一般骨科診所提供更便捷的求診管道,減少患者等候時間。(程炳璋攝)

關節脫臼的「即時復位」能有效避免神經傷害與關節壞死的併發症風險,現在一般骨科診所的止痛藥物完善,足以協助患者脫臼後的「儘快復位」。方便病患減少到大醫院急診室的等候時間,連帶降低軟組織惡化風險。

70歲的阿滿姨騎車到幼稚園接小孫子放學,下車時不慎扭到腳踝無法行走,腳踝腫脹疼痛。家人趕緊帶她來就診。外觀明顯變形,透過X光與標準的雙光子X光骨密檢查(DXA),確定爲「三踝骨折合併關節脫臼」。透過適當的止痛藥物,順利幫助病人脫臼復位及石膏固定三踝骨折。

老年人有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風險,碰上關節骨折時應儘快復位與固定。骨科診所醫師陳建宏,除了「開放性骨折」、或是特殊部位骨折外,一般骨折不一定需要緊急手術,尚能有不錯的痊癒結果。不過,「關節脫臼」雖然幾乎無傷口,卻有儘快復位的急迫性。

他解釋,關節一旦脫臼,軟組織會快速腫脹,若無法儘快處理,很可能造成神經血管的傷害、甚至造成未來關節缺血性壞死,還有關節受損後的攣縮導致未活動度下降。關節脫臼需即時復位,併發症才能降到最低,順利接軌後續的治療。

陳建宏表示, 簡單的足踝扭傷卻發生嚴重的骨折,需留意潛在性的骨質疏鬆,以降低高齡的失能性骨折風險。若是較嚴重的外傷或是合併神經血管損傷,建議儘早到鄰近的醫療院所做進一步全方位的評估與手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