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接種站 三大科學園區拚十天打完疫苗

科技部7日表示,已整合三大科學園區資源,現正規劃科學園區內大規模施打疫苗場所,提供快速、零接觸的一條龍數位系統服務,等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大規模施打疫苗後,就可讓園區廠商有序分流,施打新冠肺炎疫苗,預估最快5到10天內,就能完成園區20多萬就業人員疫苗施打工作,讓臺灣科技產業生產不斷鏈。

近日苗栗竹南地區傳出多起移工染疫羣聚事件,並造成企業停工,官員表示,三家電子廠皆非園區內廠商,目前科學園區內移工比例約8%,羣聚風險較低。惟臺灣三大科學園區2020年營業額突破3兆元,佔全國GDP15.31%,若因疫情停擺,不僅損及國家經濟,更可能衝擊全球科技產品供應鏈

科技部提出規劃,除目前設置快篩站外,還規劃在園區內空地運動場所等,設置大規模疫苗施打中心,可服務園區內900多家廠商。官員強調,疫苗施打順序由指揮中心規劃,科學園區是預先準備,一旦可大規模施打疫苗就立即啓動

園區企業疫苗注射站分成三類:一、超過1,000人以上大型企業將自備場地接種;二、300人至999人企業,管理局協助媒合園區鄰近醫療院所至鄰近企業自備場地接種;三、三大科學園區設有大型接種站各二處,若企業與園區皆同時作業,最快5到10個工作天可完成園區從業人員施打作業。

目前規劃六處場所,要達到通風空曠冷鏈保存等要求,場所數量也會繼續滾動增加。科技部將設置線上系統,讓廠商預約篩檢、施打疫苗,達到分流效果。施打疫苗時,預約人員可以手機掃描接種站提供之QR code完成身分確認及報到,加速報到流程,避免羣聚感染風險,而園區篩檢和疫苗施打資訊,也會回傳至指揮中心與衛福部

蘇揆7日也表示,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本週完成檢驗封緘後就能配撥施打,他指示保留部分先提供給75歲以上長者、養護機構和洗腎患者等施打,以降低重症機率

新疫苗接種順序,衛長陳時中說8日開會將定案,會優先完1~3類人員接種,但「暫停同住家人施打」,未來也都不會開放自費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