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SEMI致歐盟:出口管制應是最後手段

在發出這一警告之前,歐盟執委會在一月提交一套計劃,希望改善「經濟安全」,並防止對中國等競爭對手進行不必要的技術移轉。

儘管歐盟考量到競爭對手獲得歐洲技術的風險是正確的,但是SEMI認爲,在地緣政治危機情況下,自由貿易伙伴關係是確保安全的最佳方式。

SEMI指出,爲了保障歐洲半導體產業的成功和繁榮,公司必須儘可能地能自由做出投資決定,否則就有可能喪失靈活性和相關性。

歐盟執委會的計劃包括協調出口管制、加強對入境投資的審查,以及調查歐洲公司的海外投資,是否也可能造成威脅。

SEMI歐洲發言人Stefano Orlando在週二說:「我們認爲現在是做出迴應的時候」。

該產業組織代表的半導體公司包括艾司摩爾(ASML)、恩智浦(NXP)、英飛凌、意法半導體,以及研究單位比利時的Imec、德國的Fraunhofer和法國的CEA Leti。

SEMI警告說,厲審查外來投資審查,可能會打擊企業的信心,並削弱《歐洲晶片法》成功的可能。在該晶片法,歐盟試圖加強國家對晶片產業的支援,以抵抗美國和中國類似的措施。

英特爾和臺積電(2330)都已經宣佈在歐洲建設新的半導體制造工廠,但是兩家企業至今都尚未獲得補貼。

在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的先進晶片製造能力之後,荷蘭政府也限制了艾司摩爾對中國出口製造設備。

SEMI表示,有鑑於近期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出口管制在當中發揮重要作用,歐盟有必要發出共同的聲音,但「出口管制應該是針對真正涉及到國家安全案件的最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