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新「英日同盟」插手臺海和平!(黃惠華)

首相府一名發言人表示,蘇納克與岸田文雄達成共識,英日將持續密切合作,保衛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包括透過允許相互部署武裝部隊的「相互准入協定」(RAA),以及內容涵蓋研發生產新一代戰機和促進國防工業整合的英、日、義「全球空戰計劃」(Global Combat Air Program)。(圖/美聯社)

2023年5月18日,英國日本發佈「廣島協議」(Hiroshima Accord),在經濟、安全與技術領域建立新的全球戰略伙伴關係。英國首相蘇納克宣佈英國將在2025年再次向太平洋地區派遣以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爲核心的航艦打擊羣(Carrier Strike Group)重返太平洋地區,與日本自衛隊和其他區域夥伴同心協力,共同捍衛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英國航艦再次強勢迴歸印太區域,橫跨兩大洋從大西洋投射到印太區域,英國要延伸海上的投射能力與利益,兩國同盟決心從前首相安倍晉三與前首相梅伊,再到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與蘇納克,英日結盟可以說是一種兩國政府百年一脈相承的意涵。

重返印太地區 提升英國國際影響力

英國從未缺席遠東事務,在大航海時代1872年英國佔領琉球,1874年遠征臺灣,高雄紅毛城成爲當時英國人留下的歷史遺蹟。日俄戰爭(1904-1905),英國參與日俄戰爭,百年前英日結盟目的是針對俄羅斯而來,俄羅斯慘敗原因是英日軍事技術合作的結果。隨着歷史輪盤開始轉動,當代大棋盤遊戲中,美國印太大戰略聯盟設定在民主與專制對抗劇本,2.0版的英日同盟有着的共同的假想敵——中國與俄羅斯。

日俄戰爭時,英日同盟不僅讓俄羅斯帝國戰敗,讓日本在太平洋得到前所未有的影響力,日本帝國加強南韓、滿洲、南庫頁島控制權,同時改變了俄羅斯的外交政策。順帶一提,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任第3軍司令,以肉彈戰術攻克旅順的乃木希典將軍一戰成名,位在臺灣屏東枋寮的東龍宮,供奉着乃木希典將軍的神像。

英國在遠東地區再也沒有比日本更好的盟友,英國日本再次結盟,因爲英國深知日本需要幫手。蘇納克宣示英國航艦再次重返印太區域,「新版英日同盟」強勢迴歸,在「廣島協議」之下,不缺席印太地區各種大棋盤遊戲,尤其是安全領域,從網路、太空、各個海陸空領域,從南海、臺海到東海,都能看到兩軍共同維護區域安全與和平,兩軍存在感、能見度與影響力將大幅提升。

脫歐之後的英國需要更大的國際舞臺,現代化軍事力量要能投射到全球領域,在烏俄戰爭之中,英國最爲積極提供烏克蘭各種軍援。日本積極軍事化改革措施,爲了能與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相抗衡,除了美日同盟,還需要發展其他同盟關係,日本得到同樣有着「驅逐霸權」需求的英國支持,英日聯軍成爲印太地區另一支全新的全球力量。對英國來說,基於全球化英國理念下,將是一場強大的地緣政治勝利。

2021年英國戰略東移重返印太地區,英國日本建立新同盟關係成爲合作伙伴,由於英國與印太區域有着地緣關係的限制,靠着大英國協成員國基地與日本提供英國軍艦停靠港口,打破英國在印太區域執行軍事行動限制,讓遠在英國悍然投奔印太地區。

2021年英國加入AUKUS、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艦首次訪問日本,當時英國航艦起程時,爲了配合英國政府政策宣傳,媒體《經濟學人》發文警告臺海是最危險的區域,中國在東海、臺海、南海的軍事威脅已達到危險程度,緊張局勢加劇破壞區域和平的可能性大增。

二年過去,印太區域各個海域已經成爲火藥庫,從日本海的北方四島爭端、東海釣魚臺、臺海兩岸衝突,再到南海周邊國家的爭端,每個國家都軍備競賽,相互強化軍備,防範對方。2023年英日再次宣示強化各領域的戰略合作關係,到底是新的威脅之窗,還是新的機會之窗?今日的英日同盟軍事政治價值是否能與1905年同日而語?

維護臺海和平 得拿出具體行動

另外,英國日本都說要共同維護臺海和平,但至今仍未有一套具體的策略。蘇納克強調,「英國對臺立場並未改變,至於英國是否挺臺加入CPTPP,他迴應指出,英國與臺灣之間有着牢固的非官方關係,就如同其盟友與臺灣之間的關係,英國將會繼續維持其立場」。臺海問題不能老是拿來「全球化下英國」的大外宣,英日同盟如何在維護臺海和平上扮演角色?看來得拿出更多具體行動。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