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陳時中招架不住了(譚再利)

行政院長蘇貞昌(中)率發言人羅秉成(左二)、內政部長徐國勇(左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右二)與經濟部長王美花(右一)等人15日臨時召開記者會表示,現在到5月28日,新北市臺北市防疫警戒將升至第三級。(資料照/張鎧乙攝)

近期臺灣新冠病毒疫情已逐漸爆發,引起民衆極度恐慌,甚至發生排隊搶購物資風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在記者會上宣佈,臺灣已進入持續性與廣泛性社區傳播期;另雙北疫情標準警戒已提升至第三級,全國則爲第二級。爲了防堵疫情持續擴大,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除了雙北將設置快篩站外,目前也在研議於其它縣市設置,加速找出隱藏案例,以阻斷傳播鏈。同時,陳已邀集醫師公會、相關協會開會,討論人力調度的問題。

疫情大爆發似已造成相關防疫應變人員手忙腳亂,反映過去早期系因疫情管控得宜,才能得到暫時的穩定,一旦出現防疫破口,其後果恐將難以收拾。一位4月6日就發病的個案,因爲4月30日去過萬華但沒有症狀,直到5月3日收到細胞簡訊採檢才確診,而且該個案並非住在萬華,由此案顯示潛藏在社區的傳播鏈存在已久。一些已經中鏢的患者因無法自我判斷,又未進行採檢,而可能被歸爲流感或肺炎。好在過去患重症者不多,臺灣疫情也就被矇混下去。現在證實了過去要求全民普篩的建議完全正確,但當時卻遭到陳時中堅決的反對,致使此一鴕鳥心態而貽誤了時機。

我國政府過去草率抗疫模式與政策,除了因爲搶購口罩而出現的「口罩不重要,我OK,你先戴」之外,還包括了「意識形態重於防疫」。首先是當局堅稱世衛組織已正式命名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是「武漢病毒」及「武漢肺炎」,藉以掀起仇中恨中效應,接着就是批評大陸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無效;如今世衛組織已將其列入「緊急使用清單」,也成爲非西方國家第一種獲得世衛認證的新冠疫苗。此外,最近有大陸臺商網路發表文章,將大陸嚴格的防疫措施逐項列出,包括入境後核酸檢測及便宜的價格,運送旅客的細緻安排,及住家或旅館隔離情況,並與臺灣的入境防疫措施做一對比,這才讓我們知道臺灣與大陸的差距有多遠;若將來臺灣疫情爆發後弄得不可收拾,也就不讓人感到訝異了。

如今疫情當頭,老百姓最需要的是可靠有效的疫苗,結果除了3月22日開打但並不踊躍的英國牛津AZ疫苗,兩批共進口了31.6萬劑之外,其他如在美國頗受歡迎的輝瑞(Pfizer)及莫德納(Modena)疫苗,不知是否已經訂購。蔡總統日前在國安會議上宣佈,向國外訂購的疫苗,6月後會進入分批交貨期,但確實的進口日期、數字,及何種疫苗並未宣佈。若非臺灣疫情吃緊,一再被質疑其副作用及保護力的AZ疫苗,近日纔開始被臺灣人民沒有選擇的接受。至於我國研發的疫苗,聽說已完成了第二期的試驗,甚至蔡總統聲稱7月底即可供應第一波,但被前署長楊志良形容是一大笑話。

陳時中是北醫牙醫系畢業,當然牙醫師是他的專長。但早在2000年總統大選時,他擔任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顧問,曾號召200位牙醫加入民進黨,而受到阿扁的青睞,並於2005年起在陳水扁政府下擔任衛生署(現衛福部)副署長,2017年2月在蔡英文主政之下接任部長,2020年初又因疫情爆發而兼任任務編組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防疫期間,陳因不眠不休工作而有「鐵人部長」之稱。陳接任部長以來,以一位牙科醫師專業背景,竟能出任衛福部部長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而受到非議,也有人稱讚他的勇氣。

由以上種種說明與實例,可以看出我國政府的防疫政策以及其後的決策都出了問題。有道是「錯誤的決策比貪污還可怕」,畢竟是「隔行如隔山」,專業的事情還是由專家來做才爲妥當,至少也得由能充分掌握權力人士來擔任。既然目前雙北疫情標準警戒已提升至第三級,全國也升至第二級,防疫單位指揮官位階自然應當隨之提升,而行政院長蘇貞昌應當是最佳人選

筆者並不是要在此一疫情危急時刻扯陳部長的後腿,陣前換將也是一項忌諱,但他的表現應該已經是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尤其是近日看到陳部長受到兩位都具有公共衛生專長的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及邱淑媞的嚴詞批評,我們實不忍心已經辛苦了一年四個多月的陳部長繼續受到責難。但若現在知錯能改,轉身下臺,勿使疫情持續惡化擴大,則可拯救臺灣蒼生,也是功德一件!

全國防疫一起動起來,協調跨部會事宜的工作,唯有蘇貞昌接手指揮官才足以達成。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我們過去自詡的「Taiwan can help」及「臺灣南波萬」化爲泡影。

(作者爲大學英文講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