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臺灣的災難是臺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雁默)

2024年總統大選總統候選人辯論會,圖爲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左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辯論會前合影。(資料照,黃世麒攝)

將選戰拉回主權與兩岸議題,是賴清德最後的催票策略,民進黨向來如此,不打抗中牌不會選。不過,這次在美國的警告下,賴從主權問題打抗中牌,想必自己也挫挫的,深怕自己嘴一滑,就滑出「美國狗籠」。而不作美國狗,臺獨日子要怎麼過?

侯友宜說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憲法是「護國神山」,賴清德爲此質疑「這是要促進和平,還是要給臺灣帶來災難」,這話不是臺獨就聽不太懂。簡言之,臺獨分子認爲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原則」內涵,會帶給臺灣災難。

這樣的質疑,一句話就能懟回去:這麼不喜歡中華民國憲法,民進黨完全執政卻也不敢提修憲,更遑論制憲。憲法的「一中原則」內涵完好如初,統一色彩絲毫未減。

侯友宜無法這樣懟,是藍營長久自失立場的問題,所謂「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對憲法,侯只取一瓢飲,強調「兩岸分治」卻迴避「一中原則」的共識。這才導致賴清德有空間見縫插針,稱「把九二共識與中華民國憲法混爲一談,對臺灣非常危險」,賴也只取一瓢飲,就是將憲法視爲「一中原則」的文本。

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個面向,侯賴各取一瓢飲,各自扯謊,相互抵銷,柯文哲則以投機的「不字訣」答題,稱「我們是要競選中華民國總統,既不是美國州長也不是中國省長,如果我們不認同,今天怎麼有資格站在這裡選」,用「既不是也不是」的敘事,掩蓋對憲法的正面認同,也是一種謊言。

三人都只說部分事實,以統一憲法遮掩獨立心態,這纔是臺灣災難。

不過,賴清德之所以被視爲「災難之最」,在辯論會上,他也嘴滑自證了爲什麼。賴清德意圖將「中華民國憲法」與「專制獨裁」綁定,與民主自由切割,這是「臺獨非華獨」的基本區別,而美國要的是「華獨」而非臺獨。

至於北京,忍華獨於一時的目的,是希望華獨能壓抑臺獨。因此從外部視角看問題,賴清德不像蔡英文堅持華獨路線,一心只想臺獨,當然可說是災難之最,而這也是「和平與戰爭」的衡量尺度。

臺灣民衆關心這個嗎?此一統獨矛盾之老黃曆,一般人是不關心的,因此在野陣營若在這個層面上耗費時間與綠營糾纏,只是有利於綠營,因爲,藍白在憲法問題上,也都不乾淨,真實意圖都在「借殼上市」。

如柯文哲所言,重點是要「解決問題」,口頭上與概念上的爭端,毫無現實意義。但身爲一個現實主義者,柯文哲卻也在迴避現實問題。兩岸之間,解決問題需要「政治基礎」,此一政治基礎就是「一中原則」,而不是流於口號的「兩岸一家親」。

北京不斷強調字面上看不出實質內容的「九二共識」,是給在野黨一個政治空間反臺獨,藍白不喜歡,甚至跟隨綠營扭曲,鄙視,窄化「九二共識」,等於自己放棄了這個有利於己的空間。說白了,若哪天北京也不講「九二共識」,只講「一中原則」,藍白就會連曲解兩岸政治基礎的空間都沒了。

護國神山,是中華民國憲法裡的「一中原則」與統一願景,而這卻也是國民黨一再回避,甚至否認的。胸口上插着國旗別針,心口上鑲嵌的卻是美國利益,國民黨應該慶幸對手是賴清德,要不是「臺獨金孫」可供對比,藍營與綠營並無差別。

所以,藍白都別誤入綠營戰場,搞意識形態,你們都沒有贏面。還不如跟着邱毅的爆料,擒賊擒王,主攻賴清德之私德。而臺灣的災難是臺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一點毫無爭議,無須再辯。(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