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期貨市場上半年增50% 孫天山:臺灣要走入國際

羣益期貨董事長天山。(圖/記者林潔玲攝)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綜觀臺灣期貨市場,羣益期貨董事長孫天山表示,海外期貨的保證金,每個月都在成長,因爲大家知道不能只做一個市場,因此今年到6月大約200多億元,海期交易量一個月達160萬,今年上半年海外期貨市場成長50%,成長趨勢明顯,顯示國際化的重要。

董事長孫天山表示,早期臺灣期貨業如果要經營海外期貨,一定要找寶來曼氏期貨(MF Global)這種外國大型期貨商,且要有來臺設立公司合作,所以臺灣期貨業者的客戶下單海外商品,都要透過這幾間公司。

孫天山強調,其缺點在於交易成本非常高,因爲聯合壟斷,將成本拉很高,所以交易人出去海外交易,「成本是國外交易人的3~4倍,光手續費賠光了」。而第2個風險就是結點多,因爲不是直接拉專線全球各大交易所,所以每次發生問題都是透過期貨公司去轉,無法即時解決問題

孫天山以新加坡交易所爲例,他強調,許多商品都不是掛新加坡,都是掛別國,包括摩臺等,且其客戶很少有新加坡人,都以外國人居多,他認爲這很厲害,做別人的商品,吸引國外的客戶,讓新加坡交易所大轉錢,股價一直漲,因爲新加坡交易所不僅只有本國的商品,產品相當多元。

因此,孫天山進一步表示,全球目前資金流向很快速且敏銳,臺灣要跟國際上的交易所競爭,一定要走上國際化,提供更有競爭力、更多元化的商品,以及有效率且友善的制度,讓外國的大型交易機構投資人能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