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漢字節 福成代表字

23日上午2023海峽兩岸漢字節正式在廈門啓動。圖/主辦單位提供

疫後兩岸文化交流重大盛事的「海峽兩岸漢字節」,27日上午於廈門海滄文化中心舉行啓動儀式。包括國臺辦發言人、新聞局副局長陳斌華,以及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等多位兩岸文化與學術界代表與會,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以預錄視頻方式致詞指出,樂見此活動順利舉行,促進兩岸間的交流,並增加文化上的認同。

此一在兩岸文化界均居具代表性地位的活動,今年邁入第16年,從第一屆辦理參與票選兩岸合計約12萬人,發展到去年大幅增長到超過1,400萬人,預料今年參與人數還會更上一層樓,並由文字交流帶動兩岸旅遊、商貿等多元的發展。票選結果將於12月中下旬於臺北揭曉。

活動由中共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廈門日報社,以及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共同主辦。啓動儀式的重頭戲是揭曉兩岸漢字創意大賽的獲獎作品並進行點評,並藉由此次的活動,舉辦了漢字雕塑展,以及海滄漢字文化旅遊主題路線徵集等活動,讓活動更顯立體與多元。

值得一提的是,臺商界對本次漢字節的舉辦相當重視,認爲在文化傳承上具有極大的意義,包括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廈門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高青卿等均出席,與陳斌華、張炳煌等貴賓一起參加啓動儀式。

疫後各式各樣的活動百廢待興,總括來談,最能代表此時意境的代表性漢字,以「福」字最能予以凸顯,因此本屆活動配合舉辦了「福」文化雕塑和漢字創意精品聯展,與會的兩岸嘉賓也互送「福」的儀式,祝願彼此克服疫情後能夠福運昌榮。

據主辦單位表示,今年是此一兩岸聯合舉辦的漢字節活動的第16年,即使疫情期間,此活動仍持續維持年年辦理,但改以線上視訊方式舉行,本屆則恢復爲線下舉行,由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廈門海滄齊聚一堂,一起爲漢字節的啓動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