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凍臺「跌破7」? 氣象專家:輻射冷卻加乘有可能

寒流來襲,全臺急凍。(圖/記者季相儒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上空「寒流」盤據天氣乾冷,除了冷空氣之外,輻射冷卻的加乘效應更可讓沿海空曠地區下探7度,這波冷空氣不但是入冬最強,持續時間也相當長。不過,氣象專家吳德榮解釋,氣象局發佈低溫特報是有其他條件,可能造成災損纔會發佈。

吳德榮表示,明日到下週一大多晴時多雲,偶爾有零星少量的短暫雨,預計臺南以北入夜後的氣溫落在9到11度之間,沿海空曠地區清晨時更可能因「輻射冷卻」加乘效應,降到7度以下,因此,儘管白天晴朗、溫度略升,還是不要小看這次的強度,不但持續時間長,甚至是入冬以來最強。直到下週二到四纔回逐漸回暖,但期間可能有強輻射冷卻效應,空曠地區仍有可能出現10度左右低溫。

▼氣象局爲此發佈低溫特報。(圖/中央氣象局

針對這波寒流,氣象局也發佈低溫特報。不過,吳德榮指出,「寒流」來襲必然符合發佈條件,但有時「強烈大陸冷氣團」(臺北市≦12度)在沿海空曠地區帶來10度以下的低溫,也符合條件,但若僅因「強輻射冷卻」氣溫短暫降至10度以下,不致帶來災害者,則不予發佈。

至於「寒流」或「寒潮」本源於「cold surge」是同一名詞,只有翻譯上的差異,強調兩者不同的意義,實在是誤會一場。

▼下班騎車體感0°C。(圖/翻攝自天氣即時預報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