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出包 日新武器設計圖流入大陸

住友公司競爭陸自下一代班用機槍標案期間,因未嚴加管理承包廠商,導致新機槍的零件設計圖被交到中國大陸企業手中。(圖/陸上自衛隊臉書

日本週刊新潮雜誌20日透露,多年來爲日本自衛隊生產各種口徑機槍和20公釐機砲的住友重機械工業公司,在競爭陸上自衛隊下一代班用機槍標案期間,因爲未嚴加管理承包廠商,導致新機槍的零件設計圖被交到中國大陸企業手中。

根據報導,1993年開始爲陸自制造授權生產的比利時FN Minimi班用機槍、原本被視爲下一代班用機槍熱門得標廠商的住友公司,爲參與該標案,不僅作爲FN Minimi MK3的在日代理廠商,更進一步自行開發一款5.56公釐機槍。但在製造原型槍時,住友公司將部分零件發包給其他廠商生產,不料後者又將其發包給大陸廠商,導致相關設計圖流入中國大陸。

由於根據日本《外匯與對外貿易法》規定國防工業產品的設計圖屬於管制對象,須在申請獲准後才能提供給國外廠商,故住友公司和其發包廠商因管理不周,遭日本防衛省和經濟產業省嚴厲指責,痛批其「作爲國防工業的一員未免太過沒有自覺」,並給予行政指導

對此,住友公司坦承自身「管理不足」,將「進一步改善對發包廠商的管理方式」。不過日本《東洋經濟》報導,住友公司已決定全面停止爲自衛隊生產機槍;雖然其給出的理由是自衛隊採購數量太少,認定繼續參與生產「不划算」,但仍不免讓外界有所聯想。

這並非住友公司首次「出包」,其2012年曾被發現浮報機砲維護等費用,須支付23億日圓(約新臺幣5.9億元)的違約金;2013年又被發現竄改資料達40年以上,以掩飾其產品的射速準確度其實未達防衛省標準,遭罰約6250萬日圓(約新臺幣160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