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傻好天真?公共住宅政策卡關議會 議員批柯文哲浪費

臺北市力推公共住宅政策,卻在議會卡關。(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黃瀞瑩、張暐恆/臺北報導北市柯文哲上任後,力推公共住宅政策,誓言達到「四年2萬戶、吧年5萬戶」,不過,除了土地成本與興建費用過高,遭議員王鴻薇批根本是「錢坑」之外,都發局提議成立公宅管理公司,卻被王世堅轟是疊牀架屋,反而對住戶剝兩層皮。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興建公宅成本高 議員批「錢坑」

柯文哲推動一系列公共住宅政策,不過,議員王鴻薇日前召開記者會指出,市府目前向中央取得的四塊土地,包含六張犁營區等等,總計必須興建3691戶,光是土地加興建就花費295億元,平均每戶成本高達800萬元,如果每月每戶收取一萬元租金,如果不計算銀行利息、維護、管理等成本,光是購地跟興建的成本,就需要66年才能回本。

▲柯市府規劃的公共住宅政策成本相當高。(圖/取自王鴻薇臉書)

王鴻薇也表示,前市長郝龍斌估算公共住宅,一戶至少也要400萬,但柯文哲卻很天真,認爲只要200萬就蓋得出來,纔會發下「四年5萬戶共1千億」的豪語,但等真的實際動工就發現,一戶成本高達八百萬,整體預算飆高到4千億元。

此外,王鴻薇也質疑,到時建設的錢到底要從哪裡生?顯然北市府財務規劃出了很大問題,再加上現在的北市府沒有黨團資源,屆時編列預算勢必也會受到阻力;另外,名爲「公共住宅」的建設,租金卻太貴,導致一開始民衆反應熱烈,但後來實際簽約的非常少,四年要蓋5萬戶的目標,不僅是財務或是民心上,顯然都還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獲得成效與信任

▲王鴻薇認爲,柯文哲的公共住宅政策太天真。(圖/資料照)

公宅管理公司議會卡關 王世堅批:疊牀架屋

另外,臺北市政府也想成立公宅管理公司,準備接手未來數量龐大的公共住宅,統一平臺出租,都市發展局發言人劉惠雯解釋,未來北市蓋的公共住宅都要委託公宅管理公司管理,同時都發局也將進行修編,將相關部門集中成立住宅處,未來公宅公司如果成立,將以市府出資財團法人名義租屋管理。

劉惠雯也強調,未來公宅管理公司如果營運順利,除了管理公共住宅外,還有部分一樓商用空間,也會加入公宅管理公司的業務中,也能逐漸轉型,將前幾任市府建設的國宅等等,全納入業務範圍中,統一集中管理也比較有效率

不過,此項政策也被王鴻薇點名,公宅管理公司所需預算逐年增加,明年需要3億、2017年則需要3.82億,2018年更暴增到12.48億元,難不成未來每年需要20億元?議員王世堅則認爲根本不必要,甚至是疊牀架屋,應該等蓋完公共住宅再說,但都發局內部,本來就有人力處理相關業務,且應該回歸《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由住戶自治,否則住戶除了必須向管委會繳交管理費外,還要向公宅管理公司繳納服務費,根本是對住戶剝兩層皮。

▲王世堅在議會總質詢送上不求人,希望柯文哲施政要抓到癢處。(圖/資料照)

王世堅強調,公宅管理公司預計增加50名人力,但先找了人,纔去找事來做,反而到最後「尾大不掉」,甚至還要成立董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又是一個黑官管道」。

此外,王世堅認爲,應該等公共住宅真的蓋了再說,「沒蓋出來先成立這個幹什麼」,至於出租的業務部分,應該與各區房仲業者合作,一方面也可活絡民間公司,對該區市場也能較瞭解行情,也能隨時可以代民衆看屋。

對此,劉惠雯解釋,目前興建公宅跟成立公司的計劃是並行,已經選定基地,預計年底或明年將進行發包,若全部蓋好再成立公宅管理公司,恐怕來不及,再加上2017世大運選手村結束後,也需要有單位馬上接手管理,此外,人力方面,目前都發局僅10多位負責相關業務,未來如果有些服務性的需求,交給公宅管理公司處理也會比較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