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爲何30年經久不衰

1991年,天津和平文化館在各級主管部門的支持下,舉辦了首屆“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全國的票友、京劇迷都可免費報名參與,經過評比,選出十大“名票”。30年過去了,報名參賽的票友從國內擴展到全球,海外華人票友報名的人數與日俱增,近些年又增加了小票友賽。據初步統計,“和平杯”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五屆成人票友賽、七屆少兒票友賽。覆蓋全國影響海外,5萬餘名京劇票友參與活動。一個地方文化館,是如何將一項羣衆文化活動持續30年並推向全國走向世界的?

第十屆“和平杯”頒獎晚會開場集體節目《孔雀開屏》。資料圖片

老百姓的“和平杯”

寇援,77歲,一頭銀髮,精神矍鑠。1987年他任天津市和平區文化館館長,2004年退休後,依然在“和平杯”中國京劇票友邀請賽常設辦公室忙碌着。

親歷了“和平杯”的30年,讓寇援欣慰的不僅僅是票友們在表演藝術上呈現出的日益精湛的水平,更讓他驕傲的是,它已是全國首批羣衆文化品牌榮獲全國第十五屆“羣星獎服務項目獎,成爲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知名品牌,天津市的一張文化名片,它給許多百姓,特別是退休老人的生活帶來了“精氣神”。

第十五屆“和平杯”十大“名票”獲得者吳華飛,早年遭遇不幸,她一邊打工一邊撫養孩子讀書。想起那段日子,吳華飛苦笑:“身心疲憊,難以支撐。”到京劇院團清潔工,讓她有更多機會接觸京劇,童年愛唱愛跳的天性得到釋放。京劇就像一束陽光照進了她的生活,經過刻苦學習,她站到了票友展示的最高平臺上。

榮獲第十四屆中國京劇十大“名票”的張志國,是河北石家莊的一名出租車司機,他經常邊開出租車邊聽京劇,沒人時就亮起嗓子放開唱;天津地鐵司機支帥是位30歲出頭兒的小夥子,從小受票友父親的薰陶,迷上了唱老生,他演唱《捉放曹》選段,颱風沉穩老成,被評爲十大“名票”;票友李巧文從50歲開始在加拿大溫哥華學習京劇,共參加了三屆“和平杯”,最後,一曲梅派代表劇《廉錦楓》,59歲的她把少女演繹得惟妙惟肖,榮獲一等獎,並奪取第二屆港澳臺及海外十大“名票”第一名。

寇援介紹,“和平杯”堅持公益屬性,離不開天津市委政府、和平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平杯”不僅連年列入和平區政府重點政務目標,也多次列入天津市政府爲老百姓辦實事的內容之一。他粗略算了一筆賬:“30年‘和平杯’總計花費2053萬元。政府投入1658萬元,企業贊助395萬元,絕大部分都是政府投入。1991年首屆‘和平杯’需要打電話動員各省幫忙組織參與,到今天一呼百應,這與邀請賽始終得到黨和政府部門一貫大力支持,堅持走惠民的羣衆路線,堅持是老百姓的‘和平杯’至關重要。”

公平公正 薪火相傳

一項羣衆文化活動能堅持30年,始終保持高品質,自會成爲彌足珍貴的品牌;一個羣藝工作者能紮根人民,與京劇票友相知廝守幾十年,是一種了不起的堅守。寇援不是梨園行裡的人,也不是票友。但是在天津青年京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石曉亮的眼裡,他用30年成就了一件弘揚國粹,推動京劇事業繁榮薪火相傳的大好事

對於文化館館長這個職務,寇援有自己的看法:“做社會羣衆工作的人,不一定是專家、行家,但應是社會活動家,對羣衆不僅滿懷深情,還要有激情,善於調動各個方面積極性,藉助各個方面的力量,八面來風。”

票友們說:“‘和平杯’十大‘名票’的榮譽,跑關係跑不來,錢也買不來。”寇援認爲這樣的評價是對“和平杯”的最大肯定,也是它能常辦不衰的重要原因。30年來,“和平杯”評選得到票友們普遍認可。

寇援介紹,“和平杯”評選有很多細節保障着邀請賽的公平公正。比如“和平杯”評委都是全國有一定影響的京劇藝術家,天津評委人數不超過總評委人數50%;又如,評選不採取現場打分辦法,而是演出後,經評委認真評議再出成績,不搞幕後交易;組委會制定嚴格紀律,工作人員決不接受任何財物;再如賽事採取以省、直轄市、自治區集體組隊報名的方式;對獲獎選手重在精神鼓勵,不發現金不搞物質刺激;還有對專業京劇院團、京劇院校、正常退休人員的報名給予一定限制;聘請司法公證部門進行賽事全過程監督公證,等等。

2007年,“和平杯”又增加了小票友邀請賽,在和平杯的影響下,少年兒童學習京劇的熱情也很高漲。石曉亮演出之餘,開辦了“天津旭日國韻京劇藝術實驗基地”,帶了不少小徒弟,已經涌現了兩名“和平杯”的十小“名票”。他認爲“和平杯”的社會影響力推動了小朋友喜愛京劇、學習京劇的熱情,促進了戲曲進校園工作開展,對國粹的繼承和發展有巨大的貢獻。

(記者 劉茜 陳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