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椿象」集結欒樹 嚇壞北市路人

▲撲滅紅色蟲蟲? 環局:椿象無害。(圖/環保局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正逢春暖花開時節臺北市環保局近日接獲民衆陳情,在內湖區鄰里公園,甚至松山區信義區及士林區人行道陸續出現成羣結隊的紅色小蟲亂竄覓食,造成部分民衆恐慌,以爲有傳染疾病發生,希望環保局派員消毒撲滅。►►►點這裡看更多紅椿象照片

然經環保局深入調查發現,這些鮮紅色的「小精靈」,卻是生態中不可或缺的「大角色」,牠叫做「紅椿象」,是鳥類的主要食物之一,爲避免生態失衡,可不能隨便噴藥消滅牠。

臺北市環保局表示,「紅椿象」體長約1.5公分,在天氣轉暖時繁殖最旺盛,不具攻擊性,不會傳染疾病,以羣居生長,所以常會一片如紅油油畫面出現。

爲什麼紅椿象會突然出現在上面這些地方呢?環保局說明,主要是因爲臺灣本土原生特有樹種「臺灣欒樹」的關係,因臺灣欒樹一年四季皆呈現豐富的顏色,所以是校園、公園、人行道及安全島常見的樹種,剛好紅椿象最喜愛吸食臺灣欒樹樹枝及果實的汁液,也因爲牠們的出現,連帶常吸引喜食紅椿象的鳥羣在欒樹上駐留,因此如果以化學噴藥消滅紅椿象,連帶會危及鳥類,並降低鳥類駐留的機會,有可能會嚴重影響都市生態環境。

臺北市環保局說明,臺北市綠化有成,市區生態日漸豐富,很多市區出現的昆蟲城市生態體系重要的一環,而且牠們並非會傳染疾病的害蟲,因此並不適合噴藥消滅。

環保局表示,噴藥目的主要用來殺滅蚊蟲蟑螂蒼蠅等具傳染疾病能力病媒以避免影響民衆的健康。

環保局平時夏季(4月至10月)每2個月噴藥1次、冬季(11月至3月)每3個月噴藥1次,持續加強滅除病媒的噴藥,102年共計噴藥消毒2381個裡次,噴藥面積達195萬3萬2851平方公尺,並加強清除孳生源,102年共計清除積水容器4766個,廢輪胎2987個,空地清理5,462處,民衆如有噴藥及孳生源清除問題,可電洽1999由環保局協助處理。

►►►點這裡看更多紅椿象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