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有痰時是吞是吐?答案與你想的不一樣

「刻意用力」咳痰,反而會讓喉嚨受傷。(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冬季氣溫變化大,容易引起感冒咳嗽,當喉嚨有痰時,是要咳出還是吞下,哪一種比較好?專家表示,「事實上無論把痰咳出來或吞下去,都能達到把痰排出肺部效果,因此不用刻意用力咳痰,這樣反而會讓喉嚨受傷。」

咳嗽其實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當喉嚨、氣管發炎或是接觸到外來髒空氣,受到刺激時,身體透過強力呼吸反射動作,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及維持肺臟功能;而分泌物俗稱「痰」,當有髒空氣或細菌進入肺臟,人體對抗的方式就是變成痰。

根據《ETtoday 新聞雲》報導,專家表示,一般人擔心細菌殘留於口腔或呼吸道,會把痰咳出來,但有些人喉嚨卡痰卻礙於咳不出來,只好把痰吞下去,雖然感覺不太舒服,事實上無論把痰咳出來或吞下去,都能達到把痰排出肺部的效果,因此不用「刻意用力」咳痰,這樣反而會讓喉嚨受傷。

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一般感冒造成的急性咳嗽通常1至2周就會好轉,若連續咳超過3周以上就是慢性咳嗽,像是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炎肺結核肺癌等都有可能,因此長期持續的慢性咳嗽建議安排檢查,診斷是否可能爲嚴重疾病,以免錯過治療最佳時機。

另有中醫師表示,痰含有細菌,能吐的話最好還是把它吐出來,但許多人不懂得如何咳痰,而傷及喉嚨和氣管,所以正確的咳痰方式,是要深呼吸,呼吸直至丹田即是小腹漲起,把雙手交叉放在小腹上,然後在橫膈膜腹腔做一個壓力,一下子把痰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