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與我》 描繪犬心犬意的想念

寵愛↑白色的「狐狸」過世14年了,盛正德至今仍思念着牠,畫下牠凝神聆聽他的神情。(盛正德提供)

盛正德用溫軟筆觸,描繪他回家最愛看到的景象窗內兩隻尖尖的耳朵來回擺動,晶亮眼睛反射天空彩霞,一雙毛茸茸的手拍擊窗臺,那是迎接他的狗狗。(盛正德提供)

「你曾經深深地望着狗狗的眼眸嗎?那一汪光泉隧道般地讓人回到遠古洪荒時,人與狗的相遇情景。」68歲的畫家盛正德,從小習慣與狗相伴,狗狗陪他度過生命中的孤獨、創作低潮、嚴重的憂鬱症,在伴牠16年的狗狗「狐狸」去世後,他悲傷不能自己。時隔13年,他出版《狐狸與我》圖文集,以粉彩畫描繪他與狗的情緣情感真摯動人

話不多但天天跟狗說

盛正德話不多,語調沉靜,雖結婚成家,但自認不擅交際,有時好幾天未與人交談,卻每天跟狗說上10分鐘甚至更久的話。

「我和狗說:『我們偷得了上帝遺忘的時光。』牠瞭解似地搖尾作答。」

《狐狸與我》的作品創作集中於2006年,以油性粉彩作畫,描繪狗狗專注的神情、迎接主人背影、一人一狗的相處或獸醫院即景,朦朧光影映照無邊情感。他寂靜的文字則彷彿把人帶往人狗相依荒原,狗狗的陪伴如此溫軟,狗狗的離去,令人心痛

盛正德原爲油畫風景畫家,在狐狸相伴時,他遇上創作瓶頸,畫下第一幅有狗的畫。他的幾次畫展反應慘澹,曾抱着狐狸說了一堆自暴自棄的話。「但狐狸卻靠着我的膝蓋,以眼神告訴我牠信賴我,牠知道我可以到達的地方,牠從沒蔑視過我。」

牠走後他憂鬱症纏身

後來,他帶着狐狸走往中港溪源頭,花3年時間踏查、完成50多幅畫作,出版《有一條河名叫中港溪》圖畫集作爲轉型之作,狐狸卻在出版前夕急病過世。雖然他早已經歷過多次狗狗病逝、走失,這次他仍大受打擊,思念牠至今。

他回憶以前狐狸怕洗澡,家人洗澡他必守在門外,等人出來便露出同情眼光,上前磨蹭以示安慰。狐狸過世的第二天,他一從浴室出來,「我崩潰地再也無力舉足走出那燈光黯淡的走道。」

狐狸黏人,總在他作畫時寸步不離踡在腳邊;過世前一晚狐狸留在兒子房間,因爲只剩他還在學校沒有回來,「牠記掛着還沒道別的唯一家人,狗對人的深情真是難以思議。」

新狗兒陪伴走出深淵

後來盛正德遭遇憂鬱症,在雙手顫抖幾乎抓不住筆的情況下,幸好有新的虎斑犬寶寶陪伴,讓他再度走出深淵,並出版畫集《以畫療愈》記錄這段歷程。他寫道:「狗教了我一門很重要的功課,當命運強大到無法抵禦時,就得靜止地觀察、諦聽、等待、感受一切的歷程。」

盛正德現定居苗栗山上身邊兩隻狗可馳騁奔跑。回顧過去的狗朋友,他每每驚奇於牠們的感應,如狐狸總知道哪一通電話是他兒子打來的,現在的狗則會在他每次惡夢中抓醒他。他最心痛的是見到流浪犬,「總覺得牠們在爲人贖罪。」因此他決定將本書版稅捐給流浪狗照護機構,貢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