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強看連任:「選舉要看政績,投票要看願景」

記者陳弘修周佩虹臺中報導

2001年,胡志強從回到地方參選,當時的民進黨臺中市長選舉的這盤棋上,黨提名的蔡明憲脫黨尋求連任的張溫鷹出現了泛綠分裂的狀況,那時候的胡志強意氣風發,一戰成名,代表國民黨收復了臺中市。

2005年,胡志強尋求連任,當時的民進黨對手林佳龍曾質疑他的健康狀況,並由高大成等醫師公佈病歷,喧騰一時的假病歷風波雖然鬧得沸沸揚揚,但最後還是由胡志強勝選;加上2010年臺中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長選舉,胡志強在臺中連莊三次,一待12年。

在擔任臺中市長的這段時間內,說胡志強沒做事,他是絕對不服氣。手拿着這12年來爲臺中打拼的建設成績單,胡志強在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時,以此次尋求連任的「我喜臺中人概念爲例強調,他希望所有市民都能以做爲臺中人而感到喜悅,BRT、歌劇院,國慶煙火有130萬人參觀還能不塞車大家都看得見這些都是臺中人的光榮,而不是聽到諷刺別的候選人不是臺灣人,「選舉要看政績投票要看願景」。

胡志強認爲自己是一個認爲該做就一定要做的人。他說,在選舉文化中,建設在選前落成啓用就會被罵,但能因爲怕被罵就不做嗎?

以BRT爲例,每逢假日或節慶,各地的民衆會涌入臺中,特別新竹以南、嘉義以北,臺灣大道交通尖峰時刻車流量是每小時5300輛,明年會成長到6500輛、後年預估是7500至8000輛,這除了證明臺中市的繁榮景氣外,也意謂着尖峰時刻就一定會塞車。塞車就像人體內心肌梗塞,看見了心肌梗塞的症狀,能不現在解決嗎?現在不做,等到以後再做,到時候碰到狀況來得及嗎?

胡志強說,BRT剛開始時有人鼓勵,但也有人批評到讓交通局長林良泰心裡很受傷,有一次他看到了媒體報導說BRT兼具洗車功能,剛開始他聽不懂,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在講BRT經過路面積水所濺起的水花,最後他是安慰林良泰說,等過了十月就不會有人批評了,因爲他們會轉向歌劇院,果不其然現在又有人在質疑歌劇院的容積問題是這個案子已經在市議會簡報了五年,如果有問題,市議員會放過?

對於在此次選戰中所遭受的負面批評,胡志強表示,他從政這麼多年來從來沒聽過因爲做太久要換人的道理,應該是做不好換我做,候選人應該是負責任地提出願景,而不是一直誤導大家,這種誤導的方式根本不可取,他相信臺中的選民是有智慧的,不會被「呼攏」。

▼胡志強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訪影音(記者/謝婷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