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生三顧茅廬 延攬跨領域專家

工研院去年與新竹政府合作,推動「Taiwan No.0001」自駕車在新竹南寮漁港揭牌上路,左二爲工研院機械所長鬍竹生。(圖:工研院提供 王玉樹臺北傳真)

工研院成功打造國內首臺能在場域行駛的自駕車,來自於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鬍竹生,他深知傳統汽車要朝自駕車發展,需要跨領域合作,因此在2017年時,三顧茅廬延攬前蘋果特別產品部(SPG)主管、投入自駕車研究逾20年的王傑智接任機械所數位長,負責打造國產自駕車。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預測,2025年自駕車市場達420億美元、2035年自駕車將佔汽車銷售的25%,各國看好自駕車商機爭相競逐發展。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藍圖,就把研發自駕新科技列入。

而工研院自駕車推手胡竹生邏輯清晰,對科技新趨的觀察敏銳,在臺灣自駕車尚未蓬勃發展時,他就看好這項科技未來,不斷尋訪機械、車輛電子電機和資通訊人才加入團隊,研發自駕車。

胡竹生譬喻,臺灣自駕車就像充滿生命力新生兒,而工研院團隊就像新手父母,在嬰兒生長旅途中,有責任要讓臺灣自駕車茁壯成長。同時不僅持續提升自駕車的性能,還希望鏈結車用電子與半導體領域,帶動臺灣自駕車產業鏈發展。

在胡竹生的自駕車發展藍圖裡,未來自駕車商轉後,將提升車子週轉使用率,譬如自駕車載乘客辦公室後,還能去其他地方戴人、取貨物流業也能用自駕車收貨。自駕車不僅僅是開車上路,還將衍生更便利的生活服務,它所啓動的新生活樣貌,纔是令人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