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爲木屋 木工理事長變出一座「羅布斯塔車站」

羅布斯塔車站」位於古坑鄉荷苞村前雲林經濟農場荷苞山工作站入口處,創作者是荷苞社區理事長張茂秋(左)。(周麗蘭攝)

「羅布斯塔車站」是古坑鄉的第一個微冊角落。(周麗蘭攝)

書櫃有一個廢物利用門板,如何取下考驗讀者智慧。(周麗蘭攝)

兩根杉木路邊撿回的,旁邊的大葉子就是羅布斯塔咖啡樹。(周麗蘭攝)

張茂秋站在羅布斯塔咖啡樹前顯得矮小。(周麗蘭攝)

「羅布斯塔車站」的一花一木一石都是一人純手工打造。(周麗蘭攝)

海拔約300至400公尺的荷苞山,以前曾有綿延的稻田,張茂秋以稻草代表紀念之。(周麗蘭攝)

古坑鄉荷苞村是通往草嶺、樟湖必經之地,臺西客運停駛後,候車亭也拆除,荷苞社區理事長張茂秋是木工師傅,利用廢棄木材,純手工打造一座小木屋涼亭緬懷之,取名「羅布斯塔車站」。

羅布斯塔是咖啡品種名,古坑鄉荷苞山在日據時代就是咖啡種植地,有羅布斯塔、阿拉比卡兩種,大葉子的羅布斯塔,荷苞村民稱爲「大號仔」,目前木屋涼亭後方就是一整排的「大號仔」。

張茂秋說,打造「羅布斯塔車站」有幾個初衷,一是懷念古早的荷苞村景象,二是推動閱讀風氣

他說,早期荷苞村有候車亭、稻田、大號咖啡樹,透過打造涼亭一次找回,已消失荷苞村20多年的稻田,就以稻草墩代替。

張茂秋花打造木屋涼亭時特別設計一個書櫃,申請雲林縣文化處的「微冊角落」計劃,已成爲古坑鄉的第一個微冊角落。目前有一排書、一排繪本、一排雜誌,至於如何打開書櫃,考驗讀者(旅人)智慧。

張茂秋說,希望以後能在羅布斯塔車站舉辦讀書會,一邊喝咖啡一邊讀,鼓勵老年人年輕人都來。

張茂秋是資深木工,木屋、涼亭、裝潢對他來說信手捻來,打造羅布斯塔車站的木材、石材全都是廢物利用,包括枕木棧板、扶手、門板、杉木、石板

他很堅持惜物觀念,20年前爲妻子蓋了「竽芯園」,內有8、9棟木屋涼亭,包括2座樹屋,已成爲荷苞村的地標

羅布斯塔車站位於古坑鄉荷苞村前雲林經濟農場荷苞山工作站入口處,日前甫完工,村民解潘益主動認養打掃、養護,也盼遊客愛惜。

(中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