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中「這2變化」易發氣喘 50歲硬朗嬤呼吸困難送急診

環境中「這2變化易發氣喘,50歲硬朗嬤呼吸困難送急診。(圖/氣喘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50歲的王阿嬤有10多的氣喘病史,但身體算硬朗,也有健走習慣,但每逢連續下雨就感冒,除了咳嗽外,還會產生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曾被送往急診治療。醫師表示,氣喘急性症狀容易在「變天」時發作氣溫驟降、環境溼度太高都是主因建議患者應隨時注意保暖,並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才能讓氣喘得到良好的控制。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英明表示,國人氣喘盛行率約10~15%,迄今無根治方法,但只要患者定期回診,按時用藥,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降低急性發作機率

然而,蔡英明表示,患者用藥順從性一直是臨牀治療上常見問題,因多數民衆均有「類固醇恐慌症」,害怕使用後帶來肥胖或聲音沙啞副作用,但事實上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僅作用於呼吸道,且劑量與副作用都十分輕微,除了能降低氣喘發作機率,也能有效提升工作與生活品質。

▲氣喘患需規律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控制症狀。(圖/記者嚴雲岑攝)

時序入秋日夜溫差大,蔡英明提醒氣喘患者應注意保暖,可隨身配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藥物方面則需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並另外準備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器,以備緊急使用;而居家環境可以善用空調、除溼來維持溫溼度恆定

此外,患者應儘量避免接觸塵蟎、狗毛、貓毛等個人過敏原,避免疾病惡化。只要按時回診,透過定期肺功能尖峰流速監測,相信氣喘症狀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