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小英忘了歷史教訓?全面戰略調整風險高

▲蔡英文總統應澳洲智庫之邀發表視訊演說,並表示「我們擔心會擦槍走火」。(圖/總統府提供)

黃奎博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學系副教授

蔡英文昨日透過與澳洲智庫的視訊會議稱,因爲「區域軍事活動日益增加」,「擔心會擦槍走火」,而且區域情勢變化快速,要做自二次大戰以來的最全面戰略調整

除了「擦槍走火」是軍事上永遠不可排除的因素,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可能因爲心裡一直希望中共當局變成千夫所指的惡霸,所以急忙提出一個歷史根基薄弱的論述。他們暗示,當前的美、陸衝突將持續惡化,所以臺灣會先亞太諸國一步做出所謂「最全面戰略調整」。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亞洲各國至少經歷兩次關鍵的戰略調整。蔡英文及其團隊顯然都忘了,或者是誤將當前比擬做當時的戰略環境

首先是越戰的遽變。一九六九年尼克森提出「關島主義」(Guam Doctrine),美國重新檢視東亞安全戰略,承諾協助盟友的國防與經濟,但不介入諸如越戰的區域武裝糾紛;除了核子武器之外,在五至十年間會將安全問題交由亞洲各國自行負責。在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五年間,美國自越南撤軍。那時有許多國家擔心美軍撤退後,將發生骨牌效應,讓共產勢力赤化亞洲。隨後則見美國與中共當局眉來眼去,更於一九七九年建交,亞洲多國的外交政策趕緊隨之調整。

其次是一九九一年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的遽變。當時國際政治架構兩極對抗變成單極霸權(美國),美國決定逐漸自東南亞撤軍。有許多國家想調整對外戰略,因爲擔心美國不會繼續維持在亞太區域的安全承諾,甚至憂慮如果美國因冷戰結束而將大部分軍力撤出亞太,會導致「權力真空」。

蔡國安團隊的論述很難合理化在政治上選擇「抱美遠中」或「捧美仇中」,在經濟上希望中共能繼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中「早收清單」的作法,因爲當前的戰略環境根本還沒有劇烈變化到前述那般。

而且目前許多亞洲國家似乎認爲,當川普的大選選情暫居下風,美、陸在各層面的衝突未必是雙方在未來不可避免的,暫時也不會擴大到逼使亞洲各國必須「選邊站」,所以蔡政府所謂「最全面戰略調整」的作法在亞洲各國中極可能是率衆人之先,風險很高。

▲日前解放軍從青海、浙江,朝南海同一處海域試射4枚飛彈,警告意味濃厚。(圖/翻攝自East Pendulum Twitter)

蔡英文在視訊會議中也說,願與「中國」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原則上進行協商,特別是在不設政治前提下進行對話,推進兩岸互動。此外,她說在第二任期不會改變對兩岸和平穩定的承諾。

臺海發生過「和平大於衝突」的情況,都需要以下兩個條件同時發生:第一、兩岸官方願意在各自(一中憲法可以解釋的前提下,偶爾擱置政治主權爭議,先求同存異,這以李登輝的「一中各表」或馬英九的「九二共識」爲代表;第二、兩岸官方直接或間接協商,適時釋放善意。目前這兩個條件都不存在。

從蔡英文過去四年左右的作爲看來,她在國際場合稱對岸「中國」,會被中共當局視爲以「一中一臺」處理兩岸關係,這是中共已經反對了至少七十年的政治安排。

蔡英文說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下,與中共當局對話、互動,但事實上,兩岸官方都有對話的政治前提,對中共當局而言始終是「一中原則」,對蔡政府而言則是「臺灣就是臺灣」(或「一中一臺」)。

蔡英文所謂對兩岸和平穩定的承諾,乃是以不符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一臺」爲協商前提,對兩岸關係不會有幫助。不僅中共當局對臺軍事威脅破壞了兩岸平等協商的機會,蔡英文的「政治臺獨」也讓兩岸平等協商成爲不可能的事。

熱門點閱》

吳昆玉/認清檯灣是「棋子」與「前哨」的命運

►陳一新/拜登接受提名演說爲何底氣不足?

林建甫/共享經濟: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良性混合體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作者授權及修訂,原文轉載自聯合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