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大慘業... 中芯A股上市狂飆 臺半導體皮皮剉?

大陸芯片製造龍頭企業中芯國際1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創板上市。(圖/中新社)

作爲大陸A股市場10年以來的最大IPO,中芯國際16日登陸科創板,開盤一度大漲246%,當天收在82.92元人民幣,較發行價27.46元大漲202%,總市值也增至6137億元人民幣,坐穩科創板「一哥」地位財信傳媒董事長金河稍早在臉書發文指出,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吸引了不少資金,可以看出大陸股民對中芯的期待,不過回顧過去臺灣三大慘業,這次大陸傾力扶植的半導體國家隊,對臺灣半導體產業衝擊也正式開始。

謝金河指出,大陸傾舉國之力扶植的半導體國家隊中芯國際在科創板上市,中芯只花了45天就完成所有IPO程序,這次集資招股以超額認購上限發行19.28億股,股價發行首日,一度大漲246%,收盤漲幅202%,單日成交金額479.67億人民幣,創下10年新紀錄,這可以看出大陸股民對中芯的熱切期待。

不過,同是中芯國際,在香港上市的中芯同一天在香港股市卻重挫逾25%,中芯從最高價44.8港元跌到27.5港元,中芯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大跌38.6%。他說,同樣是中芯國際,在科創板和香港主板市場表現兩樣情,也意味了大陸半導體國家隊將回歸大陸資本市場。

謝金河分析,中芯國際去年全年營收244.12億港元,本業虧損25.96億,淨利17.5億港元,可以看出中芯國際的獲利完全來自國家補貼。過去大陸以國家補貼的策略扶持了面板,把南韓、臺灣的面板產業打得落花流水,補貼LED、太陽能產業,幾乎顚覆整個產業秩序,最後整個產業都趴在地上

他認爲,這次美中角力所有焦點都在半導體上,大陸建立紅色芯片供應鏈,下手之重一定勝過面板、太陽能及LED,這次中芯國際更是重中之重,中芯掛上科創板是這次紅色芯片國家隊的序幕,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衝擊也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