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封溪覆育成效佳 移除10外來種魚類

基隆政府自2003年實施封溪護魚,近年與瑪陵居民合作使用蝦網、魚叉,一同移除移除10種外來種魚類。(基隆市政府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2017年市府針對瑪陵坑溪、友蚋溪、拔西猴溪及暖暖溪,進行「生態調查」。(基隆市政府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自2003年實施封溪護魚,近年與瑪陵居民合作使用蝦網、魚叉,一同移除移除10種外來種魚類。(基隆市政府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自2003年實施封溪護魚,近年與瑪陵居民合作使用蝦網、魚叉,一同移除10種外來種魚類,總計1161尾,未來將與國小結合推動環境教育市長林右昌表示,目前原生魚種覆育良好,暖暖溪、瑪陵坑溪開放民衆垂釣,未來會持續進行復育工作

林右昌說,2017年市府針對瑪陵坑溪、友蚋溪、拔西猴溪及暖暖溪,進行「生態調查」,發現部分河段出現疑似被放生的外來魚種侵入,或是有民衆餵食情形,因此,開始與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加強調查、防範,目前保育成果相當豐碩,魚類覆育成果也很好,外來魚種只有1%,呼籲民衆一同守護溪流,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產業發展處長黃駿逸指出,這幾年編列經費進行生態調查,4年來調查52次,發現魚類原生種6科19種、兩側洄游種2科2種、外來種4科10種、無保育類魚種、特有種2科3種,其中前5優勢魚種爲臺灣馬口魚、臺灣石賓、鯝魚、粗首𫚭、火口屬慈鯛。

黃駿逸表示,外來魚種容易破壞當地生態,使原生種魚類被捕食或排擠,造成生態失衡,因此,開始與地方居民合作進行移除工作和淨溪活動,並在社區舉辦護溪講座,漸漸有了成效,預計2月開始,結合瑪陵國小推動溪流環境教育,他也呼籲,溪流保育不易,請大家不要餵食溪流的魚類,更不要進行放生,對溪流環境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