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嶼濱海步道設施更新 石作指標成亮點

基隆嶼濱海步道相關設施更新,利用石頭堆疊、表面加工刻字,融入地景環境。(基隆市政府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嶼濱海步道相關設施更新,利用石頭堆疊、表面加工刻字,融入地景環境。(基隆市政府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市政府克服惡劣天候考驗,今年完成基隆嶼濱海步道相關設施更新,導覽指標跳脫傳統,利用石頭堆疊、表面加工刻字、金屬板鏤空圖案,加上QR Code智慧導覽,融入地景環境,現在遊客可以漫步在島上,遠眺基隆及北海岸山海景色。

基隆嶼有「臺灣龍珠」美譽,島上濱海步道因年代久遠、老舊損壞亟需整修,市府去年向交通部觀光局爭取經費,進行全線修繕,包含步道、涼亭、指標、護欄、觀景平臺等相關設施更新,工程去年11月10日開工,歷經雨季、颱風、風浪大等惡劣天候考驗,於今年7月10日完工開放。

觀銷處長曾姿雯表示,濱海步道設計原則爲減量設計、就地取材、保留生態及通用設計,除拓寬步道增加安全性,融合現況地景及石頭蜿蜒前行,並於步道交會節點附近增加遮陽避雨的休憩亭,以及融合地景設計的導覽指標牌面,讓登島遊客耳目一新。

曾姿雯指出,導覽指標牌面是整修後的一大亮點,跳脫傳統指標,利用島上石頭堆疊,表面加工刻字、金屬板鏤空圖案,以及QR Code智慧導覽解說牌文字,並將指標高度降低及大地色彩整體融入地景環境,不僅材質耐久,也更易於維護,讓指標完全融入島上風景。

觀銷處進一步說明,第1類全新導覽解說牌,有3座位於基隆嶼碼頭旁,可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連結至基隆旅遊網,中、英、日、韓四國語言導覽基隆嶼觀光景點、環境生態、島嶼故事等介紹;第2類是方向標示牌,引導遊客方向及距離;第3類是距離標示牌;第4類爲警告標示類,利用鋼線鏤空設計警示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