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攜手北藝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前進大侖國小推動友善植栽

嘉大跨校結合北藝大實踐社會責任大侖國小推動友善栽培理念。(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嘉義大學園藝學系與景觀學系今年執行教育部108年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劃以「嘉義平原區優質友善栽培產業茁壯計劃」爲主軸,與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郭弘坤老師指導兩校學生進行跨校合作,將當代藝術融入地景空間,以水上鄉大侖國小的在地文化地景風貌,呈現嘉義平原友善栽培產業。

▲嘉大USR團隊北藝大學生合作帶入當代藝術課程。(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嘉大USR團隊與北藝大師生協力創作將當代藝術表現帶入大侖國小美術課程,讓學童將平日觀察與生活記憶轉爲元素分組創作,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透過與學童互動,深耕創造社羣新價值。

嘉義縣水上鄉爲重要的精緻農業產區,大侖國小校長曾南薰表示,水上鄉大侖國小透過課程引導學童認識在地友善栽培產業不遺餘力,讓學童從課程學習及在地參訪經驗培養對家鄉認同感,是重要的人才培育過程,此理念與嘉大園藝學系主任沈榮壽帶領USR團隊深耕在地,推動友善栽培產業相契合,執行成果讓學童及居民更加肯定在地特色產業。嘉大USR團隊顏宏憲同學表示,創作過程長達五個月反覆討論與修改,特別感謝郭弘坤老師的引導思考,讓我們瞭解產業主題在空間環境中的呈現有別於景觀營造之成效。

▲嘉大USR團隊與北藝大學生帶領學童共同創作牆面。(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嘉大USR團隊與北藝術大美術學系學生駐村一週進行牆面繪圖施作位置緊鄰社區對外連絡道路,爲社區居民與學童可輕易駐足目視之距離,透過牆面的視覺傳導,將圖像風格與造形着重灌溉水源頭上的土地,獨特的地理位置,適地栽培的特色農作(如玉女番茄小黃瓜美濃瓜、稻米玉米等)、傳統舞獅文化,以及23.5度北迴歸線造就氣候日照栽種優勢,作爲跨距的空間架構,逐步建構多樣的土地人文,透露熱情與奔放、嘉義孩童盡情的伸展、在地農作特色碩果累累,透過嘉大USR團隊、北藝術大及大侖國小師生的合作,一幅大侖印象畫終於在9月2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