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首創全球幣鏈合一 「嘉義幣」產官學合作簽約

▲▼ 全球首創幣鏈合一,「嘉義幣」產官合作簽約。(圖/嘉義縣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翁伊森/嘉義報導

爲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對接,嘉義縣政府與中華科技金融學會臺北凱薩飯店舉辦「嘉義幣產官學合作簽約記者說明會」,由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縣長翁章樑、立法委員蔡易餘、陳明文吳玉琴、嘉義縣農會總幹事黃貞瑜、中華科技金融學會副理事長沈中華及嘉義農漁業者等各界代表共襄盛舉一同見證。雙方達成協議並籤屬MOU合作備忘錄,希望利用區塊鏈、物聯網相關技術協助嘉義縣農水產品,落實產地溯源、認證防僞等,透過區鏈去中間化特性,不僅幫消費者從產地到餐桌層層把關,還能直接幫助農民生計,嘉義幣預計今年七月正式上線

立委蔡易餘催生「嘉義幣」,概念是透過區塊鏈認證與發幣平臺,消費者可安心採買且直接向生產者訂購商品,而且每次消費均可獲得嘉義幣回饋,再度刺激消費、活絡經濟。由於嘉義幣限定於嘉義縣使用,有助於將外地縣內消費力留在當地,促進經濟迴流,也是全國第一個幣鏈合一應用在農水產消費,以區塊鏈科技達成「農漁民」、「消費者」、「當地政府」三贏的典範

蔡易餘表示,嘉義幣的概念在於讓消費者直接跟生產者結合,在農漁產生產過程創造節點,每個節點上鍊,資料不會被竄改,保證消費者買到真實產地的產品;消費者可透過APP直接訂購嘉義品牌商品,並且獲得嘉義幣回饋,再刺激嘉義當地消費,帶動經濟循環,未來民雄鳳梨、太保的小番茄等嘉義各鄉鎮農產均可運用。

陳明文表示,農業是嘉義縣的主要產業,但農民的收入不高,因爲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要經過層層盤商。現在透過區塊鏈平臺,農產收益可以直接進到農民口袋,提高農民收入。再從消費者端來看,消費者在市場採購時不知如何挑選物產食材,現在透過APP可以買到原地產品,包括東石蚵仔、阿里山茶、鳳梨等嘉義正牌農水產,相信在嘉義縣政府與學會的努力下可以帶動嘉義縣新的經濟發展。

縣長翁章樑指出,現代科技打造許多開創性通路,而農產品最重要的是通路,這個未來趨勢仍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縣府近期全面盤點農產品通路資源,以利日後更精確掌握到未來通路如何拓展,從生產到通路、消費端可以更穩定,開創通路是嘉義縣政府的使命。

翁章樑說,「嘉義幣」有三大特色,第一、透過區塊鏈加密記錄相關節點,讓消費者參與產製過程。第二、生產者與消費者可以直接連結,日後透過IoT、而不透過中間商,真正提高農民收入。第三、嘉義幣的回饋機制,先是回饋農民、再回饋到購買嘉義產品的消費者、最後回饋到嘉義縣農漁設施,感謝立委蔡易餘的媒合才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嘉義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