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與專業經理人共治 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家族專業經理人可以各司其職。(圖/達志影像示意圖,以下亦同)

記者李孟璇特稿

家族企業東方國家屬於大宗,且大部分都曾發出耀眼光芒,可惜多半因封閉的經營模式,導致企業停滯不前,甚至走不出「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但要家族成員全面退出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短期而言幾乎是不可能,若能走向家族與專業經理人共治,應該是比較理想的一條路。

近期國內家族企業接連爆發經營權之爭,先是長榮集團,現在老牌食品廠泰山的家族成員間也起內鬨,顯現家族企業的傳承,是項艱鉅的挑戰

因此針對這個議題,不少學者專家都有進行討論,並試着提出解決方法,其大部分都建議家族應該退出企業,然而走向「所有權經營權分開」固然有優點,但在轉換期間,家族與專業經理人如果能夠分工、彌補兩者之間的缺點,相信也是個理想模式。

一般來說,家族成員所擔任的領導人,會比專業經理人更堅持長期穩定成長的策略,過去有許多專業CEO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價值盲目地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進而忽略了公司長遠發展佈局,且也不願意承擔重大決策風險,但爲了自家企業可以傳承延續,家族領導人在這方面可說是略勝一籌。

此外,家族成員向心力的凝聚,更是家族企業最大的競爭優勢,成員們基於對自家企業的認同,會有強大的責任感使命感,能夠全力打拚以達到目的

可是家族企業在經營上,還是有幾種爲人詬病現象,包括家族成員派系鬥爭、企業的產品技術恐缺乏新意戀棧權力、不容易做到公正無私等,基於上述幾點,企業由專業經理人操刀似乎又比較好。

有鑑於此,家族企業成員與專業經理人若能分工合作,讓家族成員、經營團隊各司其職,並依據各自的長處共治或分任董、總,相信會是很好的經營模式。

不過前提是,家族企業要能擺脫自古以來皇位繼承的框架,拔擢適當的人才擔任要職,同時願意下放權力,讓專業經理人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