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推進抗疫國際合作

5月21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在北京視頻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會,並發表題爲《攜手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認爲,中國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爲推進全球抗疫合作指明瞭前進方向,各國應攜手努力,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

“傳遞了團結與正義聲音

全球健康峰會是在全球抗疫進程中召開的又一次重要峰會,也是今年全球衛生健康領域最高級別的多邊峰會。意大利衆議院外交委員會委員埃米利奧・卡萊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健康峰會爲二十國集團、國際和區域組織等提供了一個討論抗擊疫情的獨特機會。峰會發表的《羅馬宣言》將成爲今後開展相關工作的行動指南,“我們是同一片大海海浪”,只有通過國際合作和聯合行動才能預防和應對全球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們需要進行全球衛生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這是這場疫情給世界的一個重要啓迪。”

意大利洛倫佐梅迪奇國際關係研究所專家法比奧馬西莫帕倫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主張向世界傳遞了團結與正義的聲音。二十國集團需要堅持多邊主義並相互合作,摒棄無謂的意識形態和權力之爭。”他認爲,各國求同存異是維護公平、促進發展和保障人類健康的必要前提

“抗擊疫情是爲了人民”“切實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在英國巴斯市副市長餘德爍看來,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展現了中國領導人的人民情懷,“中國在抗擊疫情中的表現令我佩服,也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賞。”

“引領全球衛生治理體系變革

去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出席十餘場多邊峰會,深刻闡述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帕倫蒂認爲,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有助於解決全球性問題,推動人類進步。“在全球化時代,實現和平、健康和安全的目標,需要所有國家攜手建設共同家園。”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餘德爍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健康和經濟社會危機,“只有每一個地方都安全了,世界纔會安全。世界各國都應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同舟共濟。”他表示,只有疫苗研發和生產大國切實負起責任,通過大規模、全球性、安全、有效和公平的疫苗接種以及其他適當的公共衛生措施,才能恢復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

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非洲―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戴維蒙亞埃表示,世界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仍未減輕。印度、巴西等國的疫情形勢仍處於高峰期,非洲、拉美等多地的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有賴於全球攜手抗疫的努力。習近平主席強調標本兼治,指出要加強和發揮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作用,完善全球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更好預防和應對今後的疫情。這對引領全球衛生治理體系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在此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宣佈,中國將在未來3年內再提供3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已向全球供應3億劑疫苗,將盡己所能對外提供更多疫苗。中國支持本國疫苗企業向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轉讓,開展合作生產。中國已宣佈支持新冠肺炎疫苗知識產權豁免,也支持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早日就此作出決定。中國倡議設立疫苗合作國際論壇,由疫苗生產研發國家、企業、利益攸關方一道探討如何推進全球疫苗公平合理分配。

戴維・蒙亞埃表示,中國是信守承諾的國家,特別是在對非援助方面,無論是提供疫情防控物資,還是對確有困難的國家加大緩債減債力度,中國的努力有目共睹。“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諸多承諾正是以人爲本的體現,在這場全球性危機面前,中國在保護好本國人民的基礎上,正在盡己所能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民,這種幫助急人所急,是當代國際主義精神的體現。”

卡萊裡指出,中國是第一個在疫情期間實現經濟增長並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的二十國集團成員。中國不僅用自身行動作出表率,還在國際社會積極分享抗疫經驗。“意大利和中國都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展現出極大的韌性與團結。中國向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物資等人道主義援助,這是偉大的合作精神。”

在產能有限、自身需求巨大的情況下,中國履行承諾,向80多個有急需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43個國家出口疫苗。中國已爲受疫情影響的發展中國家抗疫以及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20億美元援助,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爲全球供應了2800多億隻口罩、34億多件防護服、40多億份檢測試劑盒……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鬥爭中,中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全球人道主義行動。餘德爍說:“中國展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爲推動全球抗疫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報北京、羅馬、布魯塞爾、約翰內斯堡5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