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詩人 卡拉特拉瓦亞洲首作 落腳桃園

卡拉特拉瓦在亞洲的第一個作品選擇在臺灣桃園落腳,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爲了讓卡特拉瓦瞭解亞洲文化、認識臺灣,多次與他前往中國大陸參觀傳統建築,也到國立故宮博物館參觀中國曆代珍寶,卡拉特拉瓦從中體會並歸結出中國傳統建築的語彙特色,逐步設計出遠東國際會議中心的三棟建築外觀

卡拉特拉瓦善用中國建築的風水觀念,在建築周邊佈置景觀水池調節氣候,作品延續他獨特醒目的幾何美學設計,但有別於他過往在歐美的其他作品。

卡拉特拉瓦出生於1951年,因其對材料的創新使用和時尚前瞻性的美學,被視爲新未來主義者,除了建築之外,他還是出色的雕塑家畫家。過去四十年中,他陸續完成50多個項目,包括橋樑、交通樞紐、劇院甚至摩天大樓,如911世貿轉運站美國密爾瓦基美術館西班牙瓦倫西亞藝術科學城比利時列日車站等。生動視覺效果,重新定義全球多個重要的城市景觀,對於一個城市行銷至關重要。

卡拉特拉瓦以鮮明的白色材料、醒目的輪廓高聳結構壯舉聞名於全球,他的作品常以超越常規曲線延伸天際挑戰地心引力,但又能巧妙用最簡化有效的方案解決結構技術難題,總是能在結構與建築美學之間精準掌握。

卡拉特拉瓦的設計靈感,常來自於對人體鳥翼植物生物體研究創作出結合藝術、自然與科技的「仿生建築」。他能讓原本笨重、講究功能性公共建築,也能展現飛鳥、如花朵般開闔等優美的意象,他的作品常可見到如人體曲線般美麗優美線條,充滿力與美。

許多作品更像活的生命體利用大型的機械動力驅動,可以展開閉合開合,展開讓室內有更多自然採光,閉合可以適度遮陽使室內溫度舒適節省耗能,讓整體建築達到更好的節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