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走走/書院巡禮直擊天下「江湖」起源! 感受王勃筆下「物華天寶」之鄉

記者吳增煌韋依蘋、馬叔安江西臺北連線報導

《ETtoday新聞雲》團隊這一回繼續走訪江西的著名書院,在象山書院中,看到了心學大師陸九淵講學遺蹟;在鵝湖書院裡,親臨了近千年前「心」、「理」兩大學交鋒砥礪的現場;在白鹿洞書院內,走訪了天下江湖」的起源,這些歷史的現場無時不向世人訴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諦

▲象山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象山書院由南宋心學大師陸九淵及其學生彭世昌於1187年創辦,經過多次的遷移,如今的貴溪一中的前身便是其中一個遺址。記者如今抵達的遺址,可以看到黃色巖壁上題有碩大的紅色「象山書院」大字一旁亭子雖然經過歲月的磨蝕已經略顯傾頹,訴說着當時的環境何其精簡,但依然能在亭中的字畫上一窺當年陸九淵講學的風采

▲象山書院的亭子。(圖/記者韋依蘋攝)

▲陸九淵像。(圖/記者韋依蘋攝)

離開了象山書院,記者來到位在上饒市的鵝湖書院,當時主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陸九淵,與聲稱「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人慾」的朱熹哲學家呂祖謙的主持下,在鵝湖展開了兩大學派的辯證,史稱鵝湖之會」,雖然3天的激辯沒有分出軒輊,依舊讓鵝湖書院訂下了「求真、包容、開明」的6字精神

▲鵝湖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鵝湖書院中保留的石刻真跡。(圖/記者韋依蘋攝)

當記者來到白鹿洞書院時,映入眼簾的除了古樸的建築,還有成羣飼養的白鹿。這裡素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始建於唐代,是中國史上第一間由官方承辦且設備最完善的書院。相傳凡是從江西的白鹿洞書院,或是湖南嶽麓書院畢業之人,都能保障進入公務體系莘莘學子爲了金榜題名,奔走於兩所書院之間,這便是「行走江湖」的由來。

▲白鹿洞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白鹿洞書院中的鹿。(圖/記者韋依蘋攝)

中國的書院制度始於唐代,興盛於宋代,江西盛行的書院文化造就了陶淵明、朱熹、文天祥,以及唐宋八大家曾鞏王安石歐陽修大儒,使得江西成爲名列「初唐四傑」的王勃筆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地。

▼白鹿洞書院中的「狀元橋」。(圖/記者韋依蘋攝)

▼白鹿洞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白鹿洞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白鹿洞書院。(圖/記者韋依蘋攝)

時間存在的意義就是襯托妳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