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宜樺:公投非建核四立場鬆動 而是解決紛擾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行政院江宜樺立院登場,就面臨險些上不了臺的「震撼教育」。最後朝野協商決議,在公投有結果前,暫停施工,江宜樺這才順利上臺報告。江宜樺在施政報告中強調行政院願意面對公投的結果,停止內耗,解決20年來的紛擾。

▲朝野協商通過四項決議,閣揆江宜樺纔在傍晚6點20分上臺進行施政報告。(圖/記者陳佳雯攝)

按照表定時間,江宜樺在上午10點30分,就應該議上臺報告了,不過民進黨使出霸佔發言臺的「老梗杯葛藍營接招應戰,朝野協商做出四點決議,藍營等於是全盤接受綠營的訴求。

首先是核四公民投票有結果前,不辦理追加預算,不放置燃料棒,另有關101年度預算及102年度預算之執行,除已發包及安全檢測工作外,站停施工。二、本案立法院各黨團推派專家組成小組進行監督。三、公民投票前,公投法修正草案儘速進行協商。四、定於3月8日邀請行政院長本院進行核四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綠營霸佔發言臺,江宜樺的施政報告拖延近八個小時。(圖/記者陳佳雯攝)

枯坐一整天,江宜樺終於在傍晚6點20分上臺進行施政報告,而他也在報告中,迴應各界對核四停工的訴求。江宜樺表示,「在確保核四安全運轉的同時,願意正面接受核四停建公投的檢驗。」「勇於面對公民投票的檢驗,並尊重全體國民的政治決定。」

江宜樺更表示,接受核四停建公投的挑戰,「並不表示政府建核四的政策有任何改變與鬆動,而是願意透過公投程序,讓這個紛擾二十多年的議題,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不再內耗、撕裂臺灣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