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13所高中設跨校教師社羣 強化數位教學能力

南投高中辦理跨校教師數位研習專業知能研習。(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爲持續推動高級中等學校數位教學,教育部國教署112年度補助成立13所高級中等學校作爲區域重點學校,帶領鄰近學校,辦理跨校數位學習教師社羣,以協同探究的方式精進教師數位素養,促進校際合作。

教育部國教署並鼓勵教師搭配「學生自學」、「組內共學」、「教師導學」、「組間互學」等四學模式,依學生學習狀況適時給予指導,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教育部國教署舉例,國立斗六高中串連雲林、嘉義區域6所國立學校,建立跨校數位學習教師社羣。112年度以英文科爲主題,運用教育部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核配的平板及學習平臺,並整合校內既有的數位前導計劃、新興科技促進學校計劃、英語科全英教學等計劃資源,進行英文科教師跨校社羣共備。

斗六高中教務主任董季樺表示,參與教師彼此分享數位教學經驗,並結合Google Space和學習吧,將課文節錄提供學生口說練習使用,且透過平臺功能即時反饋、紀錄與追蹤,增添學生語言學習的趣味和成就感。參與教師回饋,交流有助於課程推動和學生輔導工作,期待能擴及更多學科共同學習。

國立南投高中爲強化南投區域學校推動數位教學,辦理「跨校教師數位學習專業知能研習」工作坊,包括:生成式AI教學應用、數位平臺自主學習、數位學習資源與教學應用、數位教育策略等。強調透過數位載具的應用,全程分組藉由雲端平臺進行討論和成果分享,實踐數位教學的「四學模式」。

參與教師回饋,透過實務操作,除了熟悉如何將數位工具導入於課堂教學中外,也感受到數位教學的優勢與便利性。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113年持續推廣學校辦理跨校數位學習教師社羣,透過協同合作,實踐教育部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在課堂實作上進行「四學模式」,引導教師進行數位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