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動AI教學發展 補助67校辦理

臺北市立陽明高中學生運用平板進行組內共學。(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爲發展數位教學,教育部國教署於112學年啓動「高中數位前導學校計劃」,補助67所學校辦理數位轉型推動工作,協助學校建立AI課程教學應用模組、進行數位融入教學活動設計與互動學習等,提高線上互動的課程比例,讓校園學習進入數位化時代。

以臺北市立陽明高中爲例,在課堂上,學生利用學習載具登入臺北市酷課雲、因材網、cool English 酷英平臺等數位學習平臺或互動式Apps;教室中的智慧型觸控大屏螢幕不僅顯示教師的投影片,還呈現學生的實作成果、GatherTown活動或課間互動畫面。教師也運用AI工具,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啓發性學科教學,讓數位學習成爲學生的日常。

另外,臺師大附中也將數位學習應用於科學的多元選修課程,透過數位工具搭配教師引導,促進學生學習、理解與應用,激發對議題的發想,由學生主動向教師提問並深入議題研究,運用數位工具進行模擬實驗,期間學生可以重複不斷試錯,教師在旁協助並指導,從而獲得成就感與自主學習的樂趣。

除了數位應用於教學現場外,數位前導學校計劃也協助教師進行數位教學共備與增能,以國立羅東高中爲例,學校舉辦「特色課程成果分享會」,考量校園地域性將分享會混成(實體與線上)辦理,分享112年度獲教學卓越獎肯定之「法庭有『議』思」課程、以及使用數位教材之樂遊數感經濟課程等成果,吸引屏東、離島地區等教師報名參與,共同增進課程規畫能力。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數位前導學校將持續致力於將數位學習廣泛應用於校園,透過軟硬體設備的升級、系統性整合,不只讓學生學習的效率提升、意願提高,更可以協助教師教學與備課,將課程融入數位元素讓課堂更有趣,打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