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召來硬的 前陸委會副主委怒轟:只是緣木求魚

國軍靶場實彈射擊。(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共機頻擾臺政府研擬增加教召時間頻率國防部嚴德發日前表態,國軍針對後備單位,將成立屬行政院三級機構的「防衛動員署」,後備軍人教召頻次改爲1年1次、1次14天,引發各界討論。對此,前陸委會主委張顯耀則批,「目前國防部計劃,提高教召率、提高教召天數,其實毫無遠見只是緣木求魚的做法」。

張顯耀在臉書寫下,提高教召治標不治本,「後備部隊戰力絕對是國家堅強的預備戰力,但人總會老,會慢慢除役退去教召名單,換上新的教召名單是曾經的志願役或許短暫複習可以回覆戰力,而換上只有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要提升到某種戰力就值得探討了,基礎沒打好,很難奢望提高教召就能夠有戰力,在現今局勢變化下,到了該好好檢討恢復徵兵制必要性時刻。不教而戰是爲虐,不訓而戰是送死!」

張顯耀認爲,「目前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在新訓中心最多隻能教受最基本的軍事概念基礎訓練,短短只有四個月時間的軍事訓練役,部隊是用什麼心態訓練?接受訓練役男是什麼心態面對?再加上在學訓練役役男可以用二年暑假期間服完四個月役期,可想而知,在可見的未來,臺灣後備戰力主力部隊實在令人堪憂」。

最後,張顯耀直言,打仗是最不人道解決問題方式,不論臺灣未來選擇是繼續採募兵制還是恢復徵兵制?正本清源仔細思考,目前臺海的兵兇戰危其實只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