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天安門起飛的10萬隻和平鴿:最快的幾分鐘飛回家,主人必須打疫苗

(原標題:揭秘天安門起飛的10萬隻和平鴿:最快的幾分鐘飛回家主人必須打疫苗

極目新聞見習記者 李冬

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10萬隻和平鴿振翅飛翔,禮讚和平。

記者出鏡恰逢天安門廣場放飛10萬羽和平鴿, 場面非常震撼(來源:~)

7月1日,中國信鴿協會副會長黃劍向極目新聞記者揭秘,10萬隻鴿子全部借用自北京市民,上午放飛後,鴿子最快幾分鐘飛回家,個別可能走失。

鴿子要有比賽經驗,主人要打疫苗

極目新聞:天安門今天放飛的鴿子是怎樣選拔出來的?

黃劍:鴿子都是北京市信鴿協會會員提供的。協會每年要承擔北京市重要活動的放飛任務,比如元旦和國慶時,升國旗都要向會員徵集鴿子。因爲經歷的活動比較多,協會會員們熱情很高,非常支持政府的活動,每次徵集信鴿大家都積極參與。大概幾個月前就收到了公告,大家積極報名,很快就報滿了。有很多人想報名,但來晚了已經報不上了。

極目新聞:會員報名參加這次活動,有什麼標準?

黃劍:要求比較嚴格,交鴿子需要去協會報名,要審覈會員的政治面貌、詢問有沒有不良記錄、主人是否打了疫苗,以保證活動的安全。上交完鴿子,要在會員證件上蓋一個章,證明你參加了這個活動,這對會員們是巨大的榮耀。

極目新聞:每人可以交多少隻鴿子?

黃劍:個人的數量沒有限制。有的人鴿子多,交三四十隻,有的就交幾隻。

極目新聞:10萬隻鴿子全都來自北京?

黃劍:在全國所有信鴿協會裡,北京市信鴿協會擁有的鴿子數量排在第三,作爲單一城市的數量則排在第一。北京有接近4萬名會員,每年出生的小鴿子有180萬到200萬隻,所以,徵集10萬隻鴿子對北京來講比較容易。

今天的放飛對鴿子們的難度不大。天安門廣場離北京最遠的地方大概50公里左右,它們很容易找到家。這些徵集的鴿子都是參加過比賽的,比如500公里、1000公里的比賽。

極目新聞:鴿子的訓練和飲食情況如何?

黃劍:鴿子都參加過比賽,經過了訓練,所以這次不用專門訓練。6月30日下午,北京全市總共有16個點將鴿子收集到信鴿協會,集中後再送到天安門廣場。因爲時間很短,鴿子昨天吃完食,睡一晚上,今天上午放飛,就沒有做特殊的餵養。

最快幾分鐘內飛回家,少數會迷路

極目新聞:鴿子放飛後都會自己回家嗎?

黃劍:鴿子會飛回家,它們靠太陽來辨別方位,也有少數可能會迷路。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那次放飛,因爲晴天有太陽,它們很容易辨別回家的方向。今天是陰天,鴿子們盤旋的時間長一些。

極目新聞:迷路的鴿子怎麼辦?

黃劍:10萬隻鴿子來自北京不同的地方,95%以上可以回家,少數的鴿子會跟錯隊,找不到家。包括平時參加比賽時,鴿子也有零星丟失的情況。如果鴿子認錯家,一般別人也會餵食一兩天,然後放掉,它們會回到自己家去。極少數鴿子確實找不到家,就流落在大自然,成爲野鴿子

極目新聞:鴿子一般多久飛回家?

黃劍:我估計,今天至少95%以上的鴿子會飛回去,個別的可能明天飛回去。上午放飛後,有的鴿子幾分鐘就能飛到家。今天我自己也有20只鴿子參加了放飛,我家在房山區,離天安門廣場45公里,鴿子上午10:06就飛回家了。

延伸閱讀:

7月1日上午,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10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禮讚和平。這是北京市民的心意,也是億萬中華兒女對黨的百年華誕的美好祝福。

首次放飛10萬羽

和平鴿,象徵着和平、友誼、團結、自由,是每次國家重大活動的主角之一。此次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首次放飛10萬羽和平鴿,創下歷史新高。

7月1日凌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兩側,各有8輛放飛車一字排開,10萬羽信鴿正在休息。

每輛車配4名放飛員,並有主旗手、副旗手、備用隊員等共70人負責放飛。此前,放飛員們已經過專業訓練,聽從統一口令、旗語

慶祝大會接近尾聲,倒計時25分鐘,在指揮員的旗語指揮下,放飛員從車外側進入到車裡側,做好放飛準備;倒計時15分鐘,放飛員們拿下槽箱板;倒計時2分鐘,拉下閘鎖;倒計時30秒,放飛員已做好打開籠子,放飛和平鴿的準備。

主旗手放下旗子,大家果斷開籠、拍打籠箱,90秒內,10萬羽信鴿振翅高飛,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方集結、盤旋,蔚爲壯觀。

3000餘戶鴿友志願提供

每年的元旦、“十一”升旗儀式,新中國成立40週年、50週年、60週年、70週年慶典……大大小小上百場活動中,放飛的和平鴿都是從全市鴿友手中徵集而來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徵集信鴿,全市鴿友積極響應,最終3000餘戶鴿友志願提供。”北京市信鴿協會秘書長孫鵬說。

今年4月,北京市信鴿協會面向大興、房山、朝陽、東城、西城等全市鴿友數量較多的13個區志願徵集信鴿。“雖然沒明說,但鴿友們都知道是參加重大活動,積極性都很高。”大興區體育局副局長詹濤說,從4月10日到5月25日,大興鴿友們就自願登記了1.2萬羽信鴿。

準備到廣場參加慶祝大會的鴿子,都經過精挑細選。

“要在一歲到兩歲的成鴿中選拔,要打過比賽、經過訓飛、認家的;還要毛色油亮、骨骼肌肉健壯、身體健康的。”養鴿20年的董曉波說,爲了保證鴿子的健康,他還調整了鴿子的食譜:“增加豌豆、燕麥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減少花生等油脂,讓鴿子飛起來‘身輕如燕’。”

確保每一隻鴿子都健康

6月以來,大興區農業農村局從東西南北中五個片區,抽檢鴿子血樣、糞便,保證鴿子健康無病。

6月30日,慶祝大會前一天,經過改裝過的放飛車開到各區分集結點,逐羽收集鴿友們送來的鴿子。

大興體育中心的空地上,5米高的涼棚下,工作人員戴上手套,逐羽對鴿子進行手檢。“手檢基本就是‘望聞問切’,看起來精神不振、蔫頭搭腦的,聞起來有異味的,摸起來骨骼肌肉弱小的,病鴿、弱鴿,不能執行放飛任務。”來自大興區信鴿協會、負責手檢的米曉歡說,要保證每一隻鴿子都健康。

大興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同時對鴿子進行檢疫檢驗,開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一切檢查合格,鴿子才被准許登車,準備前往天安門廣場執行放飛任務。

和平鴿盤旋的秘密

10萬羽和平鴿振翅高飛,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集結,盤旋。這壯觀的景象,三分靠鴿子的天性、七分則是人的努力。

孫鵬介紹,很多人都對信鴿歸巢的“奇妙能力”感興趣。目前的研究共識,鴿子判斷方向和回家的主要原因,是它能夠感應到地球的磁場。

因此,放飛中,爲了讓10萬羽鴿子形成盤旋效果,特意佈置了放飛車的車位。比如,將裝載從朝陽、通州、順義徵集來的鴿子的放飛車停在廣場西側,將裝載從門頭溝、石景山、房山徵集來的鴿子的放飛車停在東側。“這樣鴿子放飛後,就會呈現‘東側的鴿子往西邊飛、西側的鴿子往東邊飛’的相遇景象。再加上,鴿子判斷家的方向需要時間,一相遇,就會盤旋,盤旋幾圈後,鴿子定位好家的方向,就會一路朝家飛去。”

和平鴿放飛員: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特殊任務

一隻手緊緊抓住鴿籠車開啓拉桿,另一隻手輕輕推在車身上借力支撐,於宇軒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旗語信號員手中的藍色信號旗

手起旗落。隨着整齊劃一“啪”的一聲響,16輛鴿籠車的籠門同時開啓,10萬羽和平鴿展翅衝向雲霄,天安門廣場上呈現出萬鴿盤旋的壯觀景象。

與和平鴿振翅的頻率幾乎同步,於宇軒的心臟激動得怦怦狂跳。

爲了這短短的幾秒,他已經整整練習了兩個月。

今年3月中下旬,北京警察學院交通系的大三學生於宇軒被選中,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中的和平鴿放飛環節。

爲了實現鴿籠“同一秒”開啓,從5月起,被選中的100名和平鴿放飛員開始了艱苦的訓練。

6月18日,在北京警察學院,學員重複動作反覆練習

16輛鴿籠車被分成兩撥,分列天安門廣場東西兩側。兩撥人中間隔着幾百米的距離,最多隻能隱約看見個人影,想在同一秒內同時開啓鴿籠籠門,靠人爲喊口號肯定不現實。於是,北京警察學院的教練員們想出了用旗語指揮的好辦法。

“用旗語指揮更加一目瞭然,所有放飛員只要緊盯着旗語信號員手中的旗子就行了。”負責和平鴿放飛員訓練的北京警察學院交通系學生管理幹部吳天藝說。

想着簡單,但實際上操作起來,遠沒有那麼容易。

第一次放飛訓練,信號員手中的旗子揮落,16輛鴿籠車的籠門“噼裡啪啦”一陣亂響。“什麼時候開籠門的都有,亂套了。”想要動作整齊劃一,就一個字:練!

兩個月的時間裡,100名和平鴿放飛員風雨無阻,苦練開籠動作。

練習多了,100名放飛員有了默契,“噼裡啪啦”的開籠亂響聲漸漸少了。

“啪”!信號旗落下,16輛鴿籠車的籠門分秒不差同時開啓。

從小家裡就養鴿子,讓於宇軒對這種小動物有着特殊的喜愛。“天兒熱,最擔心鴿子們中暑。”

爲了防鴿子中暑,鴿籠車特別加裝了各種防暑降溫的貼心設計。

首先,降低密度,讓每隻鴿子的居住面積更大,住房更寬敞。原本滿載能住進8500羽鴿子的鴿籠,“實際上,我們只會放入6000羽到6500羽鴿子。”

不僅如此,9層鴿籠中,最頂層的“9樓”由於光照足、室溫高,僅作爲隔熱層,空着不住鴿子。“1樓”通風不好,少住鴿子。

“雖然沒安空調,但是我們給鴿子裝了‘新風系統’。”沿着於宇軒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鴿籠車前後兩端都安裝了通風機。通風管道將新鮮空氣在10小時內源源不斷送入每層鴿籠。

天氣熱,爲了保持鴿子的最佳狀態,保證正常飛行,鴿子也要適時補充水分。“噌噌噌”,腿腳利索的於宇軒攀着鴿籠車上的鐵架,爬到高高的車頂,依次往“每層樓”的水槽中倒入一瓶瓶礦泉水。“每一層水槽灌6到8瓶礦泉水就行了,既能給鴿子們解渴,又能避免行車過程多餘的水灑出。”

演練給鴿子喂水,確保鴿子狀態最佳

別看前期持續不斷練了倆月放飛,但其實,於宇軒在練習過程中連一隻鴿子都沒見過。“和平鴿放飛的演練和其他項目不同,沒法實操,只能‘空籠’練習。”原來,演練通常都在夜間進行,但鴿子“天一黑就睡覺”,即使大半夜打開籠子也不會看到展翅雲霄、萬鴿盤旋的景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大會現場的所有操作必須萬無一失,‘只能成功、不能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