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解決水資源問題將從大陸引水 最快105年開始供應

金門當地水庫屬於淺碟型、水量少,夏天易優養化水質較差。(圖/翻攝自google地圖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金門縣位處離島,興建水庫不易,雨量臺灣少,而且當地水庫屬於淺碟型、蓄水量少,夏天易優養化,水質較差。爲改善水源問題,考慮從大陸引水,目前雙方也已經達成共識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24日表示,雙方正就水價進行洽談,若8月有結果,估施工期約1.5年,最快105年上半年開始供水

楊偉甫表示,金門水源主要仰賴湖庫地下水、海淡水,自產水成本每度約50、60元,過去金門缺水時都由臺灣運水,每度更成本高達200元以上。他指出,水利署評估金門自大陸引水成本較低,且可改善目前金門缺水情況,而目前雙方也達成共識。

他也說,金門從大陸引水的先決條件是,自有水源必須佔7成,外來水源佔3成,預計初期自大陸1年的引水量約1.5萬噸,因此金門自大陸引水沒有國安疑慮,且水質無論是在引水端或接水端皆需經過檢驗

未來預計自大陸晉江引水,由金門田埔水庫接水,目前已確認雙邊引水點及接水技術皆可克服,金門縣政府自來水廠對方供水公司正就水價問題進行洽談,預計8月會有結果,預計明年底完成水管工程、水質檢驗,最快105年上半年開始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