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月 臺南每2天1個家庭有家人死於車禍

臺南政府警察局統計今年1至4月,臺南市發生56件A1類(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58人死亡。(曹婷婷翻攝)

死亡車禍造成家庭破碎,根據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統計今年1至4月,臺南市發生56件A1類(24小時內死亡)交通事故、58人死亡,平均每2天就有1個家庭面臨家人出門後在馬路死於非命的惡耗,進一步分析歸納,死亡車禍發生時段最常發生上午6至12時21件最多,佔37.5%;發生路段前3名均爲省道,臺20線8件最多。

臺南市交通警察大隊表示,肇事因素9成主要歸責車輛駕駛人,前5大因素先後爲「未注意車前狀態」19件、「未依規定讓車」9件、「違反號誌管制或指示」6件、「酒後駕車失控」4件、「超速失控」3件;另行人爲肇事主因佔1成,均爲穿越道路「未依規定行走行人穿越設施」或「於雙黃線穿越道路」。

此外,這些死亡車禍中,其中16件16人(佔29%,其中11人死亡)無適格駕照(含越級、吊扣、吊銷、無照),未依規定戴安全帽或系安全帶有15件16人(佔27%,其中12人死亡;機車騎士8人、汽車駕駛4人)。

若就時段、路段分析,發生時段在上午6至12時21件最多(37.5%)、中午12時至下午6時17件次多(30%)、晚上6至12時11件再次之(20%),凌晨0至6時7件(12.5%),跟一般人認爲晚上較易發生車禍的觀念有落差。

此外,最常發生死亡路段前3名均爲省道,臺20線8件(新化3件,左鎮南化玉井永康東區各1件)最多、臺19甲線6件(新化3件、關廟2件、下營1件)次多、臺17線(將軍、北、南區)3件再次之;臺3線玉井南化路段、市道165線白河六甲路段、市道172線新營白河路段、市道176線麻豆路段、仁德文華路虎山路段各發生2件。

警方強調,絕大多數車禍發生,可以透過「守法、注意、避讓」避免,警察局爲消弭上述嚴重釀禍交通違規肇事因子,以剛柔並濟手段,讓用路安全多一份保障。

持續辦理火金姑」護老行動及「萌騎士─初領駕照之機車安全教育研習營」等客製化陸空聯合主題宣導教育活動外,也已強化執法力道策定「9大違規(包含酒後駕車、闖紅燈、超速、逆向行駛、轉彎未依規定、機車行駛禁行機車道、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無適格駕照、未戴(系)安全帽(帶)執法專案,以及「監、警、環聯合稽查貨車改裝車」專案,於易肇事熱區定點、線上攔停稽查及科技舉證,針對車輛違規行爲依法掣單,用路人切勿心存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