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年明星產業-電動車趨勢明確 業者搶大餅

全球電動市場規模進入爆發期

電動車指標企業TESLA,是去年股價表現最優異的企業之一。2020年TESLA市值成長逾10倍至6,690億美元,擠進全球前十大,而截至2021年1月26日,其市值再度增加至8,370億元,已成爲全球市值第七大企業。從資本市場觀察,由TESLA的股價及市值表現即可看出未來產業趨勢之所在,以及市場對電動車產業的期待。

此外,2021年是大陸十四五規劃開局年。中國國務院在2020年底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訂下2025年時,新能源汽車佔汽車新車銷售量要達20%、2035年時新能源車佔比過半目標,若以2019年中國新車銷售量2,577萬輛,新能源車銷售量近121萬輛來看,比重仍相當低,成長空間巨大。

若以中國整體車市規模及2025年的目標占比估算,市場預期2025年時,中國電動車新車年度銷售量可望達580萬輛,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約35%;此外根據全球汽車信息平臺Marklines預估,202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約280萬輛,估至2025年時,電動車年度銷售量將較2020年成長3.3倍至1,200萬輛,五年複合成長率達33.8%。

電動車產業明確,除傳統車廠加速投入之外,同時吸引了傳統車廠以外的企業加入,包括Rivian、Lucid、Canoo、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等,而亞馬遜也發表Robotaxi全自動駕駛電動計程車,並與Rivian合作電動貨車蘋果亦傳出有機會在2021年第三季發表Apple Car,最快2024年投產。打造軟硬整合是蘋果最強DNA,iPhone便是最佳鐵證,因此切進未來智能化的汽車領域成爲最適合蘋果的新藍海市場。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電動車的產業成長趨勢明確,也吸引許多不論原本是否已在汽車相關領域的企業加入。國內汽車零組件相對成熟、汽車電子也有相對優勢,在既有TESLA供應鏈基礎下及鴻海發展MIH平臺,臺灣未來可望持續分食電動車大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