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發聲明:報導違背新聞專業,向清大致歉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今週刊》第821期封面故事報導《清大畢業生爲何淪爲澳洲苦勞》,使「臺勞問題備受關注,但報導手法「三合一」(將三名受訪者的故事寫成同一人),引發新聞道德爭議,尤其招致清大表達嚴正抗議,《今週刊》原本表示沒有造假、不用道歉,不過,20日發出啓事,表示報導「有違專業的新聞處理原則」、「對當事人及國立清華大學所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以下是《今週刊》的編輯部啓事原文

本刊第821期封面故事「清大畢業生爲何淪爲澳洲苦勞」刊出後,引起各界熱烈迴響。本刊長期關注臺灣當前經濟發展難題,以及年輕世代的生存困局,能受到國人深入而熱烈的討論,我們深感欣慰。與此同時,報導所衍生的相關爭議,也引起各界的關注,本刊一併說明如下:

一、儘管爲了保護受訪對象,我們在寫作上進行了匿名處理,但報導引發的巨大社會迴響,依然造成受訪的「清大畢業生」身分曝光,爲當事人帶來極度的困擾,這是我們始料未及,也深表遺憾。後續,對於受訪對象在極大壓力下所做的迴應,我們十分理解、坦然承受,也祈請各界不要再打擾他的生活。

二、爲了呈現較完整的澳洲打工問題面向,我們將三位受訪對象的內容彙總整理爲一文;儘管內容沒有任何虛假之處,本刊未作加註說明,仍有違專業的新聞處理原則。面對新聞學者部分人士的指正,本刊謙虛接受,當深自警惕、深切檢討,並對當事人及國立清華大學所造成的困擾表示歉意。

三、作爲一本專業財經刊物,本刊長期關注臺灣經濟困境,並持續探討各種解決之道。臺灣經濟沈淪,國人或身歷其境,或感同身受,亟待大家共同省思行動;我們誠摯相信,社會各界不會因本刊個案報導的不周,失焦了對臺灣經濟前景本質的關注,則臺灣是幸。

《今週刊》編輯部 敬啓 2012.09.20

搶救無望世代 清大畢業生爲何淪爲澳洲屠夫

清大:畢業生很搶手,澳洲屠夫是個案

大生淪澳洲屠夫惹議 今週刊:保護當事人「三合一」

臺灣學生張維仁:澳洲當屠夫要靠「類固醇」才能上工

臺灣屠夫vs.澳洲屠夫 月入2.5萬vs.年收上百萬

葉文忠/今日屠夫,明日屠龍

屠夫事件 清大發聲明批《今週刊》損校譽